医疗系统效率指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系统效率指数

第一的警醒 張偉麟醫生 大家可能沒有留意,根據彭博最新公布 2016 年度的「醫療系統效率指數」,香港以 88.9 分排在全球之首,被評為世界最有「效率」的醫療體系,排第二的新加坡得 84.2 分。自 排名榜在 2012 年首次公布以來,一、二名都是香港與星加坡之爭。這個排名榜的評分準 則,包括人均壽命,比對本地生產總值用在醫療的開支百分比及平均每位居民每年用在 醫療的總開支。香港人的「預期壽命」達 83.98 ,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地區,但醫療 資源相對用得少,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 5.4% ,每年每人平均的醫療支出2021 美元(約 15000 港幣)。 現時香港的醫療系統主要分為公營、私營兩部分。公營醫療系統的營運直接由政府撥款, 提供高補貼、低收費的服務,為市民提供一個全民覆蓋的安全網。私營醫療系統主要以 商業原則運作,是以市場主導形式定價收費,而市民可以自由選擇。這個選擇性是基於 可提供服務的多元性及可負擔性而定,如果某些服務只由一方提供、或者雖然兩方都可 以提供,但一方的收費超出可負担能力,在這兩種情況下實際的可選擇性就失效了。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醫療系統中,其效用及效率是否能達到高水平,往往要看基層醫 療系統能否發揮效用。因此大部份國家或地區的醫療改革方案中,幾乎必定包含推動基 層醫療系統發展。香港亦不例外,醫療改革的諮詢報告其中一個重要方向便是發展基層 醫療系統。 根據政府的《基層醫療指南》,基層醫療是個人和家庭在一個持續醫護過程當中的首個 接觸點。良好的基層醫療系統能使市民在就近其居住及工作的地方獲得全面、全人及協 調的醫療服務,為每位市民提供預防性護理和優質的疾病治理。 香港的基層醫療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第一,長期病患管理方面未能全面發揮。香港的 基層醫療公私營比例為 30% / 70% ,長期病患者的照顧是基層醫療系統的其中一個主要功 能,但在現有制度下過分偏向公營系統。第二,香港的基層醫療亦出現「雙向流動失效」 問題,病人在基層醫療系統如需轉到第二層及第三層跟進,在診斷明確或病情穩定後, 應該轉回基層醫療繼續跟進,但香港的情況是「單向」,令上層系統(如專科門診)超 出負荷。第三,香港的基層醫療系統太過「單方化」,未能利用多醫療專業以跨職系團 隊提供全面醫療服務,也未能結合醫療以外的服務滿足病人全面的需要。 香港的醫療系統無可否認是有其優越性,但仍有頗大的隱憂,出現的問題亦逐漸明顯, 到了一個不能不變的階段。但變革需循序漸進,要考慮社會整體的接受性及可承担性。 現時正在推展的「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合作計劃」,正是為以上兩個系統性問題,搭建一 個在公營及私營系統中間的一個平台。成熟發展後,將可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多選 擇及可負担的服務。 居安思危、見危思變,就是這篇以「第一的警醒」為題的主體訊息。 (承蒙東周刊准予轉載,謹此鳴謝) 14. 12.2016 東周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