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六观-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文與哲 第二十三期 2013 年 12 月 頁 191~240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晚明藝文《十六觀》系列的話語唱和與 經驗觀想 曹淑娟 [摘要] 晚明文坊出現系列藝文性《十六觀》的著作,以陳繼儒(1558-1639)《讀書 十六觀》為首,屠本畯( )《演讀書十六觀》、吳愷( - - )《讀書 1542-1622 ? 1644 ? 十六觀補》、陳鑑( )《操觚十六觀》、沈懋功( - - )《山遊十六 1594-1676 ? 1629 ? 觀》、祁承 ( )《園居十六觀》、陳洪綬( )《隱居十六觀》 1563-1628 1599-1652 等繼之,它們遙承《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之十六種淨土觀想,結合時代社會風氣, 穿梭於宗教與藝文範疇間,由觀想淨土轉向觀想文士,形成晚明筆記中頗具特色 的系脈。 系列作品奠基在宋明以來蓬勃發展的世說體和語錄體等筆記的言說方式上, 共同完成了「十六觀」的體質改造,凝定了以十六則前輩文士經驗的敘述為主的 文本型態。先後經歷三個重要的里程,先是《讀書十六觀》在晚明的文化背景中, 初步揭示了一個有別於一般讀書筆記的言說型態;繼而《園居十六觀》標誌了此 一言說型態受到語錄文化的滋養,而有了更加鮮明的敘說者的個人特質,清楚指 向對於園居者主體修為實踐的關懷;然後過渡到明亡後的陳洪綬,《隱居十六觀》 進而以人物圖像代替文字敘述,畫面停駐在活動過程中的某一片刻,切斷了過去 與未來、前因與後果,也削弱了該一活動與典出人物歷史材料的聯結,以畫目、 款印,以及感懷身世的詩詞,提供讀者作為索解詮釋的線索,畫家與畫中人物之 間存在更為緊密卻隱秘難宣的關聯。 本文為專題計畫「晚明系列十六觀中的自我、古人與經驗轉化」(NSC97-2410-H-002-150- ) 之研究成果,承國科會補助經費,謹此誌謝。數載來披閱資料繁複,稿凡數易,始終深藏 篋中,今夏重作修訂,希冀能彰明此一系列小文簡冊的文獻價值,並適當詮釋其中所反映 的時代或個人訊息。承二位審查先生賜教,亦此併申謝忱。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收稿日期:2013 年 10 月 13 日,審查通過日期:2013 年 12 月23 日 192 文與哲.第二十三期 關鍵詞:十六觀、陳繼儒、祁承 、陳洪綬、話語唱和、經驗觀想 晚明藝文《十六觀》系列的話語唱和與經驗觀想 193 一、前言 晚明文坊出現系列藝文性《十六觀》的著作,經過清初的禁燬以及四百年的 歲月淘洗,今日猶可得見者,依筆者披尋所得,尚有如下七種:陳繼儒 ( ) 1558-1639 《讀書十六觀》、屠本畯( )《演讀書十六觀》、吳愷( )《讀書 1542-1622 ?-1644-? 十六觀補》、陳鑑( )《操觚十六觀》、沈懋功( )《山遊十六觀》、 1594-167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