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管好息差的三视角和五措施 - 交通银行.pdf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管好息差的三视角和五措施 - 交通银行.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管好息差的三视角和五措施 - 交通银行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管好息差的三视角和五措施 近年来,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 深化等周期性、制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持 续显著走低。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市场去杠杆加力和今后一个时 期货币政策框架逐步转型,又给银行息差带来了新的考验、使银 行息差产生更大分化,这一点从2017 年1 季度A 股上市银行财 报中已得到初步验证。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着眼于三个 视角、采取五项措施,切实搞好息差管理。 操作视角的短期管理。这是目前大多数银行最常用的息差管 理手段,即强化资产负债业务定价的日常管理,上收定价权限、 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实施考核,要求经营单位和客户经理在与客 户议价时不能“大手大脚”、尽量“颗粒归仓”。操作性息差管理固 然必不可少,但如果过于僵化,很有可能会 “伤及无辜”。这一 是因为经营单位和广大客户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仅靠“一刀 切”的考核来解决所有问题;二是因为过于细化、层层设限的考 核,可能低估甚至忽视了业务之间、客户之间、不同时期的协同 效应,反而影响综合收益。可见,操作维度的息差管理在新形势 下虽不可或缺、但远远不够。 配置视角的中期管理。目前,不少银行息差管理的重心正在 从操作视角向配置视角切换,其中一些机构更是高度重视配置管 1 理,并取得了突出效果,获得了超出同业的超额利润。所谓配置 视角的息差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合理摆布其资产负债,并根据对 中期利率走势的预判,前瞻、动态优化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利 率结构,在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稳定和扩大 息差。打个比方说,配置视角的息差管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 里”的打法。 战略视角的长期管理。从某种意义上看,任何管理首先是而 且最终都是战略管理,息差管理也不例外。目前息差较高、较稳 的商业银行,往往是战略管理做得最好的金融机构。所谓战略视 角的息差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前瞻性地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并 一以贯之,在风险定价、渠道布局、客户结构、产品创新等方面 着力打造并持续强化自身经营特色,最终自然生成足够宽、足够 深的息差“护城河”。可见,战略视角的息差管理难度最大、见效 最慢,但威力却最为巨大、效果最为长久。形象地说,战略视角 的息差管理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佳效果。 当然,在实际经营管理中,上述三个方面的息差管理不一定 分个先后、比个高下,而是可以各擅胜场、综合使用。因为其是 性质不同、功能各异的 “武器”,一定要匹配到合适的使用者手 中,才能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最佳效果,厚此薄彼、大包 大揽或者功能错配只会适得其反。例如,息差操作管理的权限, 应更多地配置到前台板块和经营单位。息差配置管理的功能,应 更多地配置给资产负债管理部门。息差战略管理的职责,应更多 2 地由高管层来通盘考虑和推动落实。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息差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 下五项举措: 跳出息差看息差。“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一方面, 稳定息差绝不仅仅是哪个管理部门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经营单位 的责任,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息差管理需要全行上下、前中后台、 总分支行在经营理念、战略定位、风险偏好、业务模式、资负配 置、及激励考核等方面通盘考虑、协同一致、整体推进。另一方 面,息差长期偏低固然不好,但过于看重短期息差也可能导致业 务量增长放缓或风险隐患加大。只有“量”(生息资产的稳定增 长)、“本”(负债或存款的成本率)、“价”(资产或贷款的收益率)、 “险”(风险损失)四者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利”(长期利润) 的最大化。 依靠战略稳息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搞好日常息差管 理的同时,切实提升息差管理的层级,更加重视息差的战略管理, 将稳定长期息差的重点聚焦于优化客户结构、渠道结构、业务结 构,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优势,让较高而稳定的息差成为 银行战略“水到渠成”的结果。 经营风险提息差。“无限风光在险峰”,风险经营能力是商业 银行的核心能力,在“三套利”时代已然结束的情况下尤为如此。 银行应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经营特点、长期战略和客户结构等 来确立适合的息差模式。打造平衡型风险文化,合理设置风险偏 3 好,既不为了提高息差而不顾风险、贸然加大对高风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