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我的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安石变法我的概要1

我对王安石是抱着一种崇敬的念头的。实际上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匹配的人。他有政见,有魄力,而最难得的是他比较以人民为本位。他在历史上出现的太早了,孤独无辅,形成了一个屈原以来的历史上的大悲剧。 ------郭沫若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 资料回放:一著黄袍便罢兵 资料回放:上屋抽梯的权术 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巩固复习: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轻松记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三衙”枢密院,禁军要编练; “杯酒释兵权”,将帅回家转。 相权要三分,地方设通判, 文臣做知州,摆个样子看。 “三司”转运使,财政中央管, 宫廷万岁爷,喜笑又开颜。 地方官员们,愁眉又苦脸。 老头甭高兴,好景不长远! 中央集权的罪与罚 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达到了“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和于上”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3、王安石个人的作用 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⑵担任地方官期间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的积累 ⑶为人刚直、意志坚强,具有三不足的精神推行新法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 2、庆历新政—-变法前奏 3、王安石个人的作用 4、宋神宗的政治雄心及对变法的支持 1、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 B.丈量土地 C.整顿吏治??? D.奖励垦荒 2、造成北宋时“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数量增加 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 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机构臃肿 5.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6、北宋诗人孙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嘻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的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 7、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  )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材料三: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幕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二十万人,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一百四十万人之多.  请思考:(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有何影响?   (2)材料二揭示北宋时期中国出现怎样的形势?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问题?   (4)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冗官的危害 官员的数量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 吏治腐败 官多俸重,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资料回放:养兵千日用兵难 材料反映出北宋社会的什么现象?原因有哪些?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冗兵现象 原因: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 影响:庞大的军费开支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收精兵:宋太祖将实力最强大的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 作用: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更戍法:北宋兵役制度,又称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 朝廷临时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