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docVIP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钟 奕,薛 青,周 奕,陈亮华,张礼超(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老年病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引用本文:钟奕,薛青,周奕,陈亮华,张礼超.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8): 2589-2595.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18.001 ORCID: 0000-0001-5626-648X(钟奕)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骨代谢:是一个由骨形成和骨吸收构成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破骨作用大于成骨作用,就会导致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维甲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但具有致骨质疏松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多引发骨痛,有文献报道,维甲酸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又可增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造成高转化型的骨质疏松。维甲酸法诱导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在发病症状、组织形态学以及对雌激素的骨反应与人类有较大相似性,由于操作简单、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势,被许多研究者选为制造动物骨质疏松模型的常用方法。 摘要 背景:骨组织中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组分,近年来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对骨质疏松可能也有效,培哚普利是常用的此类降压药之一,其对骨代谢有什么影响及能否用于抗骨质疏松,未见文献报道。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溶液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各培哚普利剂量组大鼠予维甲酸溶液80 mg/(kg?d)灌胃,造模成功后培哚普利2,4,8 mg/(kg?d)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培哚普利灌胃干预,1次/d,连续42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灌予等容积蒸馏水。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以及骨质量、骨密度,并分别测定骨组织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RNA的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经培哚普利治疗后,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钙、磷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骨质量和骨密度显著升高。培哚普利8 mg/(kg?d)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mRNA相对表达量要高于培哚普利2,4 mg/(kg?d)组及模型组;培哚普利8 mg/(kg?d)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提示培哚普利能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并通过上调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mRNA的表达促进骨形成,对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实验动物;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维甲酸;骨质疏松模型;培哚普利;钙;磷;碱性磷酸酶;骨质量;骨密度;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大鼠 主题词: 模型,动物;培哚普利;骨质疏松;代谢;骨密度;组织工程 Effects of perindopril on bone metabolism in a rat model of retinoic acid-induced osteoporosis Zhong Yi, Xue Qing, Zhou Yi, Chen Liang-hua, Zhang Li-chao (Department of Geratology, the Fifth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existed in bone tissue. Recent studies on antihypertensive drugs found that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type antihypertensive drug was possibly effective for osteoporosis. Perindopril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Whether perindopril affected bone metabolism or could be used in anti-osteoporosis has not been reported.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perindopril on bone meta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