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之心担起“喉舌”之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怀敬畏之心担起“喉舌”之责》

《常怀敬畏之心 担起“喉舌”之责》 —彭翘、卢欢(实习生) 人生的一大要义是对生活要有一种敬畏感,因为只有尊重生活、珍惜生活,并且以不敢懈怠的、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得价值和快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被喻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是一项神圣的工作,肩负着新闻发布、娱乐大众、繁荣文化的使命。播音员主持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家电台,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作为公众瞩目的人物,播音员主持人对自己的这一职业,要常怀敬畏之心。既要有仰天俯地的豪气,又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面对话筒,有敬畏之心,才会不辱肩负使命。面对镜头,有敬畏之心,才会为民鼓与呼。播音员主持人的敬畏感来自于我们肩负的光荣感、神圣感、使命感。 李源潮同志在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开学典礼讲话中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还形容“战战兢兢”之态。既敬重又畏惧,对一切神圣的事物的敬畏。 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要常怀敬畏之心。这是对时代的敬畏,对人民的敬畏,对受众的敬畏。作为节目主持人要时刻秉承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儒家精神,广播电视传播给受众的新闻、综艺等各类海量节目中,不仅仅是新闻的告知、大众娱乐和服务, 润物细无声中包含着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也许,在你主持的节目中、您在话筒前不经意的几句话会改变某个人的一生;也许,您在话筒前自翔得意的一段主持词,却因此营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使人迷惑;也许,您在话筒前慷慨激昂的 一段诉说,却描绘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价值观使人茫然。我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其实无时不在影响着万万千千电台听众和电视观众,面对镜头、面对话筒从你的嘴边,流淌出来的语流营造的语境,有高雅之分、低俗之鉴,听众不需要节目主持人惊世骇俗的另类诉说,观众也不欢迎节目主持人那些自以为是的个性表白。 央视节目主持人文静、赵普面对汶川大地震泪洒荧屏,这是“敬畏”之泪,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泪水是对生者的抚慰、对死者的怜惜。身在其位,肩担其责,心存“敬畏”,是身为主持人的一种态度,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素质,是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结合。它预示着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进而树雄心立壮志。我们做节目常常强调的是要用心、要细心、要耐心等等,却鲜有人强调要有“敬畏之心”。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工作或许只是安身立命的一份职业,甚至是养家糊口的一份营生,只有追求层次高一点的,才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当做事业来经营。但是对于主持人来说,心存“敬畏”之心,体现出的往往不是单纯的个人价值,而是整个社会的人文价值。假如主持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了“敬畏”之心,没有了忧患意识,工作中多了麻木和漠视,体现出的是对责任使命的浅薄认知、对主持任务的浮躁和应付,沉溺于收听率收视率异化的追求,那就有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体工作者,做为党人民的喉舌,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都对社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的“敬畏之心”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应该是主动的选择,因为我们选择的这项事业是神圣的,我们必须要比一般人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广播电视的每一个节目,每一篇报道,都必须呈现为真善美,我们面对话筒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因为在话筒前,在镜头前主持人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社会动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主持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在于他的专业素养有多高,也不在于他的专业技能有多强,更不在于他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而是他是否能够内外兼修、 体现“敬畏”精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也早已受到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左右,由听众和观众,决定了黄金时段电台电视的收听收视率。收视率高广告效益自然就好,员工收入自然就能增加。 在追求高收听率收视率背后,隐藏着广播电视人许多的无奈与苦恼,甚至是圈外人甚至业内同行们却难以体会到。但我们不能分不清优劣,被收听收视率牵着鼻子走。广播电视的高收听率收视率,不能以节目主持人的良心就必须以媚俗甚至扭曲作为代价,而在这种心态下创作出来的电台电视精神产品,必会扭曲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 经济学上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这个理论现在又在广播电视等意识形态领域得以验证,这是非常可怕的。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同质化、低俗化,”最后只会加速节目死亡,换来听观众骂声。 其实“收视率“并不是评判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观众的满意度和社会的认可度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