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环境风险评价摘要
11 环境风险评价
11.1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的概率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倘若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极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件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
R[危害/单位事件]=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11.2环境风险的目的
环境风险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露,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1.3风险识别、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确定
11.3.1生产设备风险识别
本项目为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集中供热工程,主体工程为1×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26928 2 氧化钙 固体 t/a 316 3 氨水 液体 t/a 264 4 柴油 液体 t/a 20 本项目锅炉点火、助燃用柴油约2t/次,厂内设有1个10m3的柴油储存罐,最大存量约6.4t左右,柴油罐周围设置约2m围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120-2010)《化工产品物性辞典》及《毒理学数据》等相关资料对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物料的毒性及其风险特性进行识别,详见表11.3-2和表11.3-3。
表11.3-2 主要物料特征及风险危害特征
序号 名称 理化性质 风险危害特征 1 煤炭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煤经过长期大量的堆积以后,随着时间缓慢进行的氧化而发热,使煤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自燃起火,自燃起火与其它的燃烧状态不同,它是在温度缓慢上升的同时,按如下过程进行的:煤的堆积、低温氧化发热、放热、内部干燥、温度急剧上升、自燃起火。 2 氧化钙 氧化钙为强感性氧化物,白色或带灰色块状或颗粒。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溶于水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热,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3.32~3.35。熔点2572℃。沸点2850℃。折光率1.838。有腐蚀性。 本品属碱性氧化物,与人体中的水反应,生成强碱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尘可致化学性肺炎。对眼和皮肤又强烈刺激性,可致伤。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变形(匙甲)。 3 二氧化硫 外观和性状:无色气体,具有窒息性特臭;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险粉;熔点:-75.5℃;沸点:-10℃;相对密度(水=1):2.2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4 烟尘 烟尘是燃煤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颗粒物。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和未经燃烧的炭微粒等。 烟尘对人体的危害同颗粒物的大小有关:大于5微米的颗粒物能被鼻毛和呼吸道粘液挡住,小于0.5微米的颗粒物一般会粘附在上呼吸道表面,并随痰液排出。直径在0.5-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它不仅会在肺部沉积下来,还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到达人体各部位。由于粉尘粒子表面附着各种有害物质,它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5 氮氧化物 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主要用途:用于制硝酸、硝化剂、氧化剂、催化剂、丙烯酸酯聚合抑制剂等。熔点:-9.3℃;沸点:22.4℃;相对密度(水=1):1.45;相对密度(空气=1):3.2。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本品不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6 氨 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主要用作化肥。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7 柴油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