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 (1)E=I(R+r) (2)最大值 25 (3)6.0(5.8~6.2均可) 2.4(2.3~2.5均可) 二、实验原理的迁移运用 (2014·东北三校联考)某同学要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某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考虑到水果电池组的内阻较大,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需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实验中恰好有一块零刻度在中央的双向电压表,该同学便充分利用这块电压表,设计了如图实Ⅸ-11所示的实验电路,既能实现对该电压表的内阻的测量,又能利用该表完成水果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他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水果电池组(电动势约4 V,内阻约50 Ω)、双向电压表(量程为2 V,内阻约为2 kΩ)、电阻箱(0~9 999 Ω)、滑动变阻器(0~200 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若干导线. 图实Ⅸ-11 (1)该同学按如图实Ⅸ-11所示电路图连线后,首先测出了电压表的内阻.请完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步骤:①将R1的滑动触片滑至最左端,将S拨向1位置,将电阻箱阻值调为0; ②调节R1的滑动触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满偏; ③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R2,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________; ④读出电阻箱的阻值,记为R2,则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__. (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为2 kΩ,可分析此测量值应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接下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开关S拨至________(填“1”或“2”)位置,将R1的滑动触片移到最________端,不再移动; 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一个合适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箱的阻值; ③重复第二步,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 图实Ⅸ-12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当S拨向1位置,滑动变阻器R1在电路中为分压式接法,利用电压表的半偏法得:调节R1使电压表满偏,保持R1不变,R2与电压表串联,调节R2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电压表的内阻R1与电阻箱示数R2相同.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调节R2变大使电压表达到半偏的过程中,总电阻值变大,干路总电流变小,由E=I·r+U外得:U外变大,由电路知:U外=U并+U右,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右侧电压U右=I·R右变小,则U并变大,电压表半偏时,R2上的电压就会大于电压表上的电压,那么R2的阻值就会大于电压表的阻值.(3)测电源的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实验创新设计 训练高效提能 第七章 恒定电流 高考总复习·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实验创新设计 训练高效提能 第七章 恒定电流 高考总复习·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学会用图象法求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 1.如图实Ⅸ-1甲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基础要点整合 图实Ⅸ-1 2.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实Ⅸ-1乙所示,直线跟纵轴交点即为电动势的值,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的值. 【实验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 【实验过程】 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图实Ⅸ-1甲所示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左端,使有效电阻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组I、U数据,将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 (1)由读数不准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差. (2)用图象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3)测量过程中通电时间过长或电流过大,都会引起E、r变化. 2.系统误差 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影响而导致的误差. (1)如图实Ⅸ-1甲所示,在理论上E=U+(IV+IA)r,其中电压表示数U是准确的电源两端电压.而实验中忽略了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而形成误差,而且电压表示数越大,IV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