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义理 重建道统 - 汉斯出版社 国际开源中文学术期刊.pdf

弘扬义理 重建道统 - 汉斯出版社 国际开源中文学术期刊.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弘扬义理 重建道统 - 汉斯出版社 国际开源中文学术期刊

弘扬义理 重建道统 ——《国学》发刊词 陈杰思 国学是中华历史、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艺术、中华传统学术的统称,是 与“西学”相对而存在的“中学”。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a Studies)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我 认为,国学与中国学(汉学)至少有这两个方面的区别:国学是中国人对自己的 传统学术文化进行研究和教育而形成的学术文化体系,而中国学则是外国人对中 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哲学等方方面面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学术文 化体系;国学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大地上存在的所有学术文化及其在鸦片战争之 后的存在形态;而中国学则既包括鸦片战争前的所有的中国学术文化,也包括鸦 片战争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的所有学术文化。国学是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 在内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国学不应将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排斥在 外。 国学研究中存在着三大问题需要克服:一是自满清以来重辞章之学、考据之 学而忽视义理之学的传统,至今没有得到扭转。二是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严重脱 节,国学学科建设与国学课程建设严重脱节。国学专家的著作基本上一般人不会 去读,儿童经典教育用的都是没有经过研究、整理、阐释的原著版本。三是将国 学作为过去的、客观的、对象化的知识来研究,忽视国学的修身、践行、实践、 运用。希望《国学》期刊能纠正以上三个问题。 国学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支起西方文化的框架,然后把中华传统文 化作为填充的材料,填塞进去。凡是能够塞进去的就被作为真理;凡是塞不进去 的就被作为废弃物,弃之一旁。这样,一部中国思想史,实际上也就成了西方中 国思想史。对于中华文化中的大量名词和概念,应当通过整理和简化,确定这些 概念的固定名称,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存在着 大量的经典语句,存在着大量的思想片断,虽然没有现成的框架结构,但这些思 想片断并不是凌乱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隐性结构。我们必须通过认真的研究,探 索这种内在的隐性结构,并使这种隐性的结构变为显性的结构。我们尤其要注意 的是,应当确立中华文化评价、奖励体系,放弃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评价标准, 采取中华文化自身应有的评价标准,正确引导中华文化的发展。 传统国学中有辞章、考据、义理,辞章偏重于语言文字与文学,考据偏重于 历史与文化事实,义理偏重于哲学与精神。我认为,现代国学可以分为中华义理、 中华史学、中文、中华宗教(儒、佛、道三教)、中华民俗、中华歌舞、书法、国 画、武术、中医养生、术数、中华工艺、中华建筑园林、中华音乐、中华戏曲、 中华饮食等。其中,中华义理、中文、中华历史是国学核心学科,其它则为国学 一般学科。以上学科具有独立的地位,各自具有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 构。我们反对把以上学科进行分解,使之丧失独立性,然后将分解后的碎片,纳 入到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去,将以上各学科的材料,作为西方文化各学科的填充物。 与上述国学学科分类相应,设立国学课程。国学课程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中华义理:将中华义理建设成为一门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文素质 教育课程。中华义理是理论与精神的结合体,应当将中华义理的学习同学习中华 文化的某一具体科目结合起来,同中华人文礼教的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历代圣 贤英杰的人生经历的学习结合起来,同优秀古典诗文的诵读结合起来,归根结底 落实为人的践行。注重对精神的领悟而不是对史实的大量占有,注重实效而不是 空洞的说教。 二是中华历史:中华历史课程必须以文明史、思想史、文化史为中心,必须 以人生课题、人生智慧为重点内容,应当以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为主要 目的,以培养中国人的认同感、爱国心、公民素质、道德为宗旨,以圣贤、英雄 作为楷模。 三是中文:中文包括语言文字与文学两大方面。中国古代诗文应成为教育的 重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获得领悟中华文化的载体,保持中华民族在语言方面的 共同意识,维护中文的纯洁性与神圣性。 中华义理、中文、中华历史应当是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 四是国学一般课程:中医养生、书法、国画、术数、中华音乐、中华歌舞、 中华戏曲、古典诗文、武术、中华民俗、中华人文礼教、中华建筑园林、中华工 艺、中华饮食、围棋、象棋等,学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