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沃野奇葩,在巍峨中璀璨
沃野奇葩,在巍峨中璀璨在广袤的三江平原腹地,有着太多的神奇和传奇,而那方圆115万亩的天府新城――前进农场,正以她独特的内涵、超前的理念和加速度发展,把北大荒的神奇与传奇悄然演绎,悄然延展。
这是一个坐落在前进镇的农场,这个被称作“镇”的地方,却没有“镇”的行政机构,前进镇只是“福――前”铁路终点站的名字,而前进农场就是这里的全部。
放眼望去,那79.6万亩耕地是这方热土厚重而恒久的潜力;
林地、水面、沼泽,使前进农场充满灵气;
三座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这里高高耸立;
极具现代气息的小城镇恢宏而靓丽。
这里是三江开发的热点;
这里是对俄开放的前沿;
这里的人们勇于创造非凡,四十一年栉风沐雨,创建、发展、振兴,前进人翔风鼓浪,栽下梧桐,引来众多金凤凰;
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注定有太多的机缘。富集的资源、密集的物流、巨大的商机,前进人最具慧眼,善于发现,积累实力,夯实底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场进入跨越式发展,以强劲的前进速度增强了区位优势,大气魄谋划、大手笔建设、大气派展示,把一个个神奇、一个个传奇尽情生发、升华,使前进农场以经济为主打的各项事业长足发展,飞速向前……
前进人一刻不曾懈怠,他们没有辜负创建者的期望,更没有辜负前进这个永不停歇、永远充满着朝气和速度的场名。
越来越美丽的前进农场似一首凝重的诗,似一支欢快的歌,似多幅流动的画,是沃野中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富裕的前进农场早已率先垂范,仍搏击高远,且以超越时空的张力,于巍峨中璀璨。
带着对前进农场的憧憬,记者十几年来,多次亲赴农场采访,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都倍受激励和鼓舞,每一次都深深地敬佩前进人――这支永远激扬着青春,爱场、建场、兴场的队伍。
可喜,
那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可贺,
那一个个硕果殷实的收获;
可泣,
那前进人奋勇争先的事迹;
可歌,
那一串串坚实而铿锵的足迹,伴着辉煌的历史,载入史册。
开 篇
东经132°53′~153°26′,北纬47°23′~47°43′,岁月把前进与辉煌定位在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
公元1968年,历史把光荣和梦想赋予了这片黑土地上的前进人。
上个世纪中叶,建三江地区还称作抚远荒原。夏天,沼泽遍地、荒草连天;冬天,狂风肆虐,冰雪无垠。这里,还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
唤醒“荒洲”变良田。
1968年11月末,一小队人马开进了抚远荒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刘竹轩为总指挥,一行16人闯进了这片亘古荒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为开发这片荒原勘址选点。到12月下旬,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选调的一大批人马机械就开进了抚远荒原。荒原再不荒芜了,到处人欢马叫,机械轰鸣,沉睡的荒原睁开了惺松的睡眼,惊奇地瞪视着这片被搅热的天地,一扫初醒时的慵懒,涌动起充沛的朝气与活力。
那时,前进农场叫前进团,是由兵团二师各团选调的精兵强将组建起来的,骨干是老军垦,主力是兵团战士(知识青年),1969年,接收各大、中城市下乡的初高中毕业生1 300多人;1971年,又接收上海知识青年850人。老军垦的优良传统与小知青的创劲和活力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奠定了前进农场的精神基础。
1970年3月26日,前进团正式列编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六十团,直到1977年3月16日,才正式召开了前进农场成立大会,宣布撤销六十团番号,改组为前进农场,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
追溯北大荒的开发历史,自上世纪的1947年至今,已60年有余,而前进农场的开发史,虽然只有41年的光阴,却有30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抓住机遇,发展是硬道理,前进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年年更有新发展,岁岁跃上新台阶。
这片三江平原腹地,浓江河、别拉洪河环抱着的那座风光秀丽的镇落――前进农场,已将辉煌与梦想变成为现实,新的梦想与辉煌正在一步步实现。
上篇
前进农场地处三江平原东南部,总辖面积115万亩,有耕地79.6万亩,以种植水稻、大豆、小麦、玉米为主,兼营工、商、运、建、服等行业,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国营农场。
“披荆斩棘驱荒凉,换得农场米粮仓”。自1968年开发建设以来,前进农场累计生产粮食65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8亿斤。到目前为止,全场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高于黑龙江垦区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人均年生产粮食4.5万斤,农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38 080元,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农场之一。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国家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经过41年的开发建设,前进农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