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1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第 13 章 交变应力 §13-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交变应力:构件内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 应力,称交变应力。 2.疲劳与疲劳失效:结构的构件或机械、仪 表的零部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现象, 称为疲劳失效,简称疲劳。 3.构件承受交变应力的例子: a.齿轮啮合时齿根 A 点的弯曲正应力 σ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如图 13-1。 b.火车轮轴横截面边缘上A 点的弯曲正应力 σ 随时间 t 作周期性变化,如图 13-2。 M y ⋅ M r ⋅ σ sin ωt I I Z Z c.电机转子偏心惯性力引起强迫振动梁 上的危险点正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如图 13-3。 4.疲劳失效的特点与原因简述 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失效时,具有如下 特征: 1)破坏时的名义应力值往往低于材料在静载作用下的屈服应力; 2)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需要经历一定数量的应力循环; 3)构件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预兆,即使韧性材料,也将呈现“突然”的脆性断裂; 4)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断口上,有明显的光滑区域与颗粒区域。如图 13-4。 疲劳失效的机理: 交变应力引起金属原子晶格的位错运动→位错运动聚集, 形成分散的微裂纹→微裂纹沿结晶学方向扩展(大致沿最大剪 应力方向形成滑移带)、贯通形成宏观裂纹→宏观裂纹沿垂直于 最大拉应力方向扩展,宏观裂纹的两个侧面在交变载荷作用下, 反复挤压、分开,形成断口的光滑区→突然断裂,形成断口的 颗粒状粗糙区。 §13-2 循环特征 应力幅 平均应力 交变应力有恒幅与变幅之分,现考察按正弦曲线变化的恒幅交变应力σ 与时间 t 的关系, 如图 13-5。 1.应力循环:图中应力大小由 a b 到 经历了一个全过程变化又回到原来的数值,称为 一个应力循环。完成一个应力循环所需的时间 t ,称为一个周期。 2.循环特征或应力比:一个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 σ 与最大应力 σ 的比值: min max σ min r σ max 称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或应力比。 3.平均应力: σ 与 σ 的代数平均值,即 max min σ +σ max min σ m 2 称为平均应力。 1 4.应力幅: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差的一半,即 ( ), σ 不随时 σ σ σ − a max min a 2 间变化的交变应力称恒幅交变应力,否则称变幅交变应力。 5.对称循环:如果 σ 与 σ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此时的应力循环称为对称循环。 max min 对称循环有如下特点: 1, r −0, σ σ σ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