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这就是本次事件中让人最为揪心的两张图片 丁香小慧遍身“伤痕” 小慧后妈陈彩诗跪地喊冤 * 外国新闻传播史 更多网络事件 铜须事件 流氓外教 虐师视频事件 …… “网络暴民”由此诞生 * 外国新闻传播史 3、色情信息泛滥 著名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认为,凡是网络上以性或者人体裸露为主要诉求的讯息,其目的在于挑逗使用者性欲,表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声音、影象、图片、漫画等,都可以归入网络色情之列。 * 外国新闻传播史 手机色情短信让人不胜其烦。 对照方兴东的说法,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尤其是2003年以来,一些色情网站借着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全力发展短信业务的需要,钻了网络难以控制色情淫秽内容产品的空子,通过发布色情短信而大获其利。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色情信息泛滥的社会心理 和举家做在起居室里收看电视的情形不同,网络使用通常是一种私人行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人性在网络空间无所顾及地得到释放,这也许就是我们在网络上看到那么多色情、暴力信息的原因。 同时,网络造就的虚拟社群实际上是一种“陌生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传统的道德准则失范,性开放、一夜情较真实的世界更为普遍,引发社会道德震荡。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色情信息戕害青少年 研究发现,目前网上最乐意掏腰包、最慷慨的人就是好“玩”和好“色”的两大群体。他们的平均收入远远低于网民的平均收入,年龄也偏低。 目前的中文互联网上个别栏目虽然也有“未满18岁禁止入内”的声明,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验证措施,因而形同虚设。 * 外国新闻传播史 4、诽谤和隐私的传播 网络以及新兴媒体降低了公开发表言论的门槛和成本,其自由性也容易使人产生“为所欲为”的冲动。因此,一些人或为图一时之快,或为了不正当竞争的需要,在网络空间发表损害他人名誉的言论,诽谤由此产生。 在网络上发生的诽谤事件有着控制困难、责任难以认定、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征,有的甚至是跨越国界的传播,所有这些,都给法律上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带来了难题。 随着网络和个人数字摄像机的普及,一旦有好事者偷拍了他人的隐私并上传至网络,就会引发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挑战人类社会文明的底线。 * 外国新闻传播史 2002年台湾“璞美凤事件” 闵大洪:“在整个事件中,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呈现强力互动。先是相关影象在网上小规模流传……在《独家报道》及其光碟面世后,网络上掀起了更大的狂潮。新闻媒体网站将其作为重点新闻处理,设立专辑以及专题论坛、聊天室等,众多贴图网站和成人论坛都提供下载网址,而将影片内容剪贴成图片或拆解成小文件发送的电子邮件,更是推波助澜。……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该片或许可以称为台湾网络史上迄今为止最红的影像文件,在网民千方百计的征求之下,改变了以往以电子邮件传送、提供下载地址的传统网络模式,使只有较少人会用的‘点对点’(P to P)分享软件大行其道,求片若渴的网民掀起了一股学习潮,谁也没有想到,网络社群的‘分享欲’在整个激情光碟事件中,就这样有了令人意外的发展。” ——《璞美凤昨晚走上荧幕,坦承自己是偷拍事件女主角》(来自搜狐新闻) 现代技术的便利抹杀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在大众娱乐和窥私欲的满足中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 外国新闻传播史 5、著作权的侵犯 1)网站侵犯传统媒体版权 从集体无意识中猛然醒悟过来的报纸发现,自己用自己的内容资源喂养大的网络媒体,现在不但成了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未来竟然还可能是自己的掘墓人。 *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不了了之的维权 继2005年的《南京宣言》之后,2006年年初,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又发起成立全国报业的内容联盟,要建立一个新的定价机制集体向门户网站收费。 但网络轻而易举地就化解了这一联盟。就连报纸本身也发现,无论是新闻线索的获取、外地新闻的转载,还是自身新闻的传播都离不开网络,自己对网络的这场抗争不了了之,共生共荣的呼声又成了主流 * 外国新闻传播史 2)传统媒体侵犯网络版权 由于报纸不断扩版,造成工作人员和来稿不足,许多报纸的编辑开始了“上网闹革命”,将网络上的新闻稍加修改就冠以“本报讯”、“本报某地专电”的字样发表。 1999年,一作者状告《成都电脑商情报》未经允许刊发了原告发表在网上的文章。被告败诉,但大量类似侵权行为仍每天都在发生。 * 外国新闻传播史 3)网络媒体之间互诉侵权 由于数字化拷贝是如此简单易行、方便快捷,加上网络媒体之间竞争激烈,网络媒体之间的侵权事件也时有发生。2002年春天新浪、搜狐互诉侵权就是一个网络媒体知识版权之争的典型案例。 网络传播给知识产权界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课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