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跳绳运动竞赛规则.PDF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跳绳运动竞赛规则 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组编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审定 二〇一五年一月 前 言 跳绳是一项深受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在我国有悠 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推动我国跳绳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在 《全国跳 绳运动竞赛规则》2011年版本的基础上,并根据四年周期全国跳绳比赛的使用 情况,于 2013年12 月在成都体育学院组织召开了 《全国跳绳运动竞赛规则》 2015 1 修订会, 年 月在深圳召开全国跳绳推广工作会议期间进行了规则补充研 讨。在充分参考国际跳绳规则和我国跳绳运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古 桥、魏 勇、邱建钢、蔡颖敏、胡少军、韩耀刚、白 炎波、张 燕、戴永琴、刘先陆、胡平生、常 亮、朱 君、卢耿弟、温克健、 尹杰文、王 杨、许 凡、冯静兴、顾德平、张永茂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成都 体育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健石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对本规则的编写出版 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规则由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组织编写,经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 2015 1 1 中心审定,从 年 月 日起执行。 本规则版权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 (CRSA)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禁止对本规则包括附录在内的任何部分进行翻印或改编。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3 第一条 宗 旨3 第二条 目 的3 第三条 竞赛性质及种类3 第四条 解释权3 第二章 竞赛通则3 第五条 竞赛项目3 第六条 竞赛分组5 第七条 奖项设定6 第八条 比赛场地6 第九条 比赛器材7 第十条 比赛服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条 比赛音响设备和参赛音乐8 第十二条 比赛口令10 第十三条 赛场礼仪10 第十四条 比赛顺序10 第十五条 检 录10 第十六条 弃权与重赛11 第十七条 失 误11 第十八条 犯 规11 第十九条 申 诉12 第二十条 兴奋剂检测12 第二十一条 参赛人员规定 12 第三章 仲裁委员会与裁判人员13 第二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13 第二十三条 竞赛委员会13 第二十四条 裁判人员组成 13 第二十五条 裁判人员职责 14 第四章 评分办法16 第二十六条 计数赛16 第二十七条 花样赛21 第二十八条 表演赛37 第二十九条 通级赛42 第三十条 传统特色项目46 第三十一条 趣味项目48 第三十二条 大师赛53 第三十三条 团体赛53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宗 旨 为促进中国跳绳运动的推广、普及与规范发展,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加快跳绳运动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推动全民健身、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目 的 一、为中国跳绳运动竞赛提供客观、统一的竞赛标准。 二、为裁判员公平、公正、公开评判执裁提供客观依据。 三、为参赛者提供赛前训练和参赛的指导标准。 第三条 竞赛性质及种类 一、性质:本规则适用于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组织的正式赛事活 动。 二、种类:全国跳绳联赛、全国跳绳冠军赛暨年度总决赛、全国跳绳锦标赛、 全国跳绳联赛分站赛、全国青少年跳绳锦标赛、全国跳绳大众锻炼标准通级赛。 第四条 解释权 一、本规则是中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