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的特征 考纲要求: 种群的特征(Ⅰ)。 定位解读: 1 、列举种群的特征; 2 、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高三一轮复习 授课人:苏金慧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率 年龄结构 预测 直接影响 影响 决定 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影响 预测将来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典例1】(2013·浙江理综)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巩固加深1】(2011·广州一模)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五点取样法 (适用于非长条形) 等距取样法 (适用于长条形)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 【典例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苣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m2 0 2 3 3 4 12 4 2 3 3 第1次捕捉12只,标志 第2次捕捉10只,有标志4只 放回原种群 ?只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标志重捕法 【典例3】(2013·课标全国理综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巩固加深2】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 C.略大于5 D.略小于5 二.种群空间特征 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最常见) 人类、社会性动物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典例4】(2009·广东高考)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白头叶猴采食峭壁树木上的嫩叶,由于竞争激烈,不同的家族一般都各自有各自的“山头”,研究人员调查后画出了三个分布示意图(图3 种群分布型 * * * 白头叶猴采食峭壁树木上的嫩叶,由于竞争激烈,不同的家族一般都各自有各自的“山头”,研究人员调查后画出了三个分布示意图(图3 种群分布型 * *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