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课痛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禁忌症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 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 会阴部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处、 心脏部位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 妇女月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弱、 形瘦骨力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者如精神病患者忌灸。 艾灸时出现“灸花”? 灸花,就是做艾灸时有时会出现的气泡甚至化脓现象,是邪气 外排的正常的排毒反应。 灸花是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水泡,是身体里 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 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出体外需要通道,灸花就是这 个通道。 如果是小水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 涂抹烫伤膏即可。 总结 随身灸是现代科技与中医精华结合的产物,操作简单,安全 方便,适用范围广,集治病养生保健于一体,值得推广应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痛症的艾灸疗法 余姚市中医院 黄李红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灵柩?官能》 “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利,必须灸之” ——明李梃《医学入门》 目录 灸法的历史 艾灸的发展 艾灸与痛症 临床应用 灸法的起源 殷商甲骨文中,有一字:一个人肚子上放草,躺在床上。 (后人推断这是用灸法治病的意思) 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灸法。 —《中国针灸源流考》 木灸、温灸、、灸灼以及火烙疗法广为流传于殷商两朝。 —《皇帝虾蟆经》 “灸,灼也,从火久声。” —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灸法的发展 汉及之前:灸疗学理论体系形成。仲景确立“三阴经病宜灸”、 “热症忌灸”原则。 晋隋唐:重灸轻针,施灸材料丰富,艾灸方法多样,灸量界 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专设“灸例”一例,发明了阿是穴。 宋金元:灸法不断充实,倡导针、灸并重,推崇化脓灸。关于 热症是否可灸,争议较大。 明清:1822年,清永久废止了太医院的针灸,但灸疗学终以顽 强的生命力活跃在民间。 艾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 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之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 又被称为“医草”。—《本草纲目》 “以之艾火,能透筋而治百病。”—《本草从新》 艾灸 ?“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也”—《素问》 ?“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灵枢?经水》 艾作为一种较好的施灸材料,开始得到广泛的运用,并逐步 占据了主导地位。 艾灸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自当之;结络坚 紧,火所治之。”—《灵枢?官能》 艾灸—用艾绒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 热力以及艾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治疗疾病 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灸的作用 ?温筋散寒,活血,痛痹止痛 ?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降逆下气 ?防病保健 艾 灸 艾 灸 柱 直接灸法 瘢痕灸 着肤灸 间接灸法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 艾 灸 卷 悬起温和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实按温热灸 太乙神针 雷火神针 温针灸 温灸器灸 疼痛 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200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确定10月11日为“世界镇 痛日”。 与生俱来 伴随一生 随身灸 随身灸是现代人通过对艾灸的研究,结合现代科技研发的更 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艾灸器具。 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更方便,能随时随地进行艾灸。 随身灸集养生防病、治病、美容养颜于一体,操作简单,安 全又方便。 机理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 理因子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 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要 的能量。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 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艾灸施予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经过经 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随身灸操作方法 1、将艾条插入灸盒内固定支架点燃。 2、将灸盒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