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社会的秘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经济活动水平 顶峰 谷底 动态时间 长期经济趋势 实际经济活动 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 经济危机的双重后果: 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巨大破坏,社会财富遭到了巨大损失; 另一方面,又使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得到缓和,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倒退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济危机另一个重大后果是促使资本主义变革、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 美国8次 1948~1949:生产率膨胀过急,生产能力大大超过社会所需,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1953~1954:受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失败的拖累,美国陷入经济危机 1957~1958: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了24个月,下降幅度最大时达到13.5% 1960~1961:美元危机首次出现,美元大幅贬值 1969~1970:货币紧缩政策引发美国经济衰退 1973~1975:美元贬值、石油危机共同催生的滞胀 1980~1982:美国股市暴跌引起全球股灾 2007~2008:次贷危机现形,美国金融市场深陷泥潭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2、均衡价值论 均衡价值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这种理论不区分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而是吸收了生产要素价值论和使用价值价值论的某些因素,把价值等同于供求决定的价格,只承认有价格存在,不承认有不同于价格的价值存在。他们认为,就市场经济中商品价值的生产来说,成本是供给后面的原动力,而效用是需求后面的原动力,二者通过供求的波动,共同决定了财富的价格即交换价值。生产成本和边际效用是供求规律的两个构成部分,它们的作用可以和剪刀的双刃相比拟。研究商品价值即价格是受效用支配,还是受生产成本支配的议论等于研究剪刀以上刃裁纸或下刃裁纸的议论。 3、要素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思路是这样的:价值是个人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即效用,而效用的创造不仅有劳动,还有资本和土地。它们都创造价值,从而创造收入。劳动创造的收入是工资,资本创造的收入是利息,土地创造的收入是地租,这三种收入相当于三个生产要素在创造效用时各自所耗费的代价,从而构成价值的生产费用,所以价值的大小就是由效用的生产费用即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的,这些费用是由供求决定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继承发展了萨伊这种将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要素的理论,将劳动与资本和土地,近年来又将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技术、知识等等收纳进来,等同起来,把它们统称为“生产要素”。这些理论和萨伊的理论一样,虽然没有说劳动是物,但也没说劳动和物有什么区别,事实上把劳动等同于物。这种理论试图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各种要素的报酬是按其对产出的贡献分配的。 它无法解决价值的加总和比较问题。因为不同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没有统一的单位,人、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等等代表的财富谁大谁小,无法比较无法加总。如果像边际效用论那样,把这些使用价值的大小归结为人的主观评价,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仍然解决不了财富的比较和加总问题。所以它没有办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