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⑴ 可燃性 (1)现象: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思考]CO与CO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氧原子,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提问] 如何检验燃烧产物?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 2CO2 点燃 (2)化学方程式 [注意] 一氧化碳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它的纯度。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也会生成一氧化碳。 C+O2 CO2 点燃 C+CO2 2CO 高温 2CO+O2 2CO2 点燃 2C+O2 2CO 点燃 煤炉燃烧为何会产生蓝色火焰? [讨论]煤炉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⑵ 毒性(有毒)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1,交流讨论 ①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 ②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③有人用煤火取暖,在房间和煤炉上各放一盆水可以预防煤气中毒,对吗?为什么? ④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③不能。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①煤气中毒生理过程: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200~300倍,造成机体缺少氧气。 ④预防措施: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门窗通风;保持烟囱畅通; ②通风不良的房间;刚封炉或炉中刚加煤炭时。 [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极难闻气味的气体(如:硫醇)?”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有剧毒,所以必须掺入微量具有极难闻气味的气体来提醒人们注意;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注意:关闭气源,打开门窗,严禁烟火。如果中毒,不能做人工呼吸,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⑶ 还原性 (1)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这一反应。 CO+CuO Cu+CO2 △ 注意事项 ①一氧化碳通入硬质玻璃管前应先做什么? 验纯 先通CO。排尽其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③实验完毕为何要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一会CO直到试管冷却? 防止生成的热的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 ②先通入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氧化铜?为什么? [归纳]CO还原氧化铜步骤记忆方法: ①验、通、点、撤、停 ②CO: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 ④尾气为什么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应如何处理?为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处理尾气吗? 因为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点燃,避免CO污染空气;用气球接收尾气,然后点燃处理 ......(合理即可)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知道一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并分析这些用途各自利用了一氧化碳的什么化学性质? ①作气体燃料;②冶炼金属。 Fe2O3+3CO 2Fe+3CO2 高温 例1.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入 另一个容器。 B CO CO2 CO 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CO2 CO CO2 CuO 怎样除去CO2 中的CO 例2.下列关于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分别通入水中;④观察颜色并闻气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④ B 例3.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都有水生成; B.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C.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D.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 ⑵毒性: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⑴可燃性: 2CO+O2 2CO2 点燃 ⑶还原性: CO+CuO Cu+CO2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1.CO的物理性质 ⑴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难溶于水; ⑶密度比空气略小(接近)。 2.CO的化学性质 3.CO的用途 ⑴作气体燃料(可燃性);⑵冶炼金属(还原性)。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