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7.1 海洋污染的定义及特点 海洋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害、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渔业活动)、损坏海水和海洋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 (3)扩散范围广 (4)防治困难 7.2 海洋污染物质的分类 石油产品 重金属 农药 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放射性物质 热污染 7.3 海洋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在海洋环境中污染物通过参与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而产生空间位置的移动,或由一种地球化学相(如海水、沉积物、大气、生物体)向另一种地球化学相转移的现象称为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由一种存在形态向另一种存在形态转变则称为污染物的转化。迁移与转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迁移过程往往同时伴随发生形态转变,反之亦然。 例如工业废水中的六价铬在迁移入海过程中可以被还原为三价铬,三价铬在河口水域由于介质酸碱度的改变形成氢氧化铬胶体,后者在海水电解质作用下发生絮凝,沉降在河口沉积物中。上例说明:由于化学反应和水流搬运,铬在迁移中价态和形态均发生了变化,并由水相转入沉积相。 海洋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物理过程。污染物被河流、大气输送入海,在海气界面间的蒸发、沉降;入海后在海水中的扩散和海流搬运;以及颗粒态污染物在海洋水体中的重力沉降等,都属于物理迁移过程。    化学过程。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污染物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如氧化、还原、水解、络合、分解等,使污染物在单一介质中迁移或由一相转入另一相,都属于化学迁移过程。它常常伴随有污染物形态的转变。    生物过程。污染物经海洋生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和尸体的分解,碎屑沉降作用以及生物在运动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搬运,使污染物在水体和生物体之间迁移,或从一个海区或水层转到另一海区或水层,以及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都属于生物转运过程。微生物对石油等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和对金属的烷基化作用则是重要的生物转化过程。 海洋自净能力 环境自净(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逐渐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海洋通过它本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质的浓度自然地逐渐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自净能力。当进入海洋环境的污染物负荷高于海洋自净能力时,便发生海洋污染现象。 海水自净能力受很多因素所制约,主要有污染海区的地形、海水的运动形式、温度、盐度、pH 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生物丰度以及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等。 海洋自净 物理净化 通过稀释、吸附、沉淀或气化等作用而实现的自然净化,其中海流的输送和稀释扩散是快速净化的重要途径。在河口和内湾,污染物主要依靠潮流而稀释扩散,使污染范围由小变大,而浓度则由高变低。可沉淀固体由水相向沉积相转移,从而改善了水质。研究物理净化通常采用海流(或潮流)和污染物扩散过程的数学模拟来进行。 化学净化 包括氧化还原、化合分解、交换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实现的自然净化。例如,重金属污染物在海水酸碱度和盐度变化影响下,离子价态可能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毒性或由胶体物质吸附凝聚而沉淀于海底。海水中含有的各种螯合剂也都可以与污染物发生络合反应,从而改变它们的存在形态和毒性,在弱碱性海水中,大多数重金属形成羟基化合物沉淀而促进净化。 生物净化 通过生物类群的代谢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使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甚至消失的过程。例如,微生物能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从而降低环境的有机污染。一些原本在自然环境中不存在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如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塑料)和一些天然本底很低主要由人类活动大量带入环境的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由于难以被微生物所降解,易在环境中的积累,所以对海洋生物和生境带来的长期性危害会更严重。 7.4 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是在环境管理中实行污染物浓度控制时提出的概念。例如,沿海内湾进行鱼虾人工养殖过程中,饵料残渣、鱼虾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有机质污染超过该水域的自净能力,就可能导致内湾环境恶化并可能造成养殖对象大量死亡的后果。 环境容量的大小决定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种环境要素的特征(如内湾的潮流和其他水交换条件)以及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环境空间越大,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越强,环境容量就越大。对某一具体污染物而言,其物理、化学性质越不稳定,环境对该种污染物的容量就越大。 环境容量 绝对容量(WQ)由规定的环境标准值(WS,如各种水质标准)和环境背景值(B)所决定:WQ = WS-B(以浓度单位表示)或WQ = M(WS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