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都作院设置考

宋代都作院设置考 王菱菱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071002)   内容提要:都作院是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的官营手工业作坊 ,聚集工匠 人数多、军器生产规模大 ,始建于北宋庆历二年的陕西诸路 , 由作院发展而来。宋神宗熙宁 六年 ,为提高军器质量 ,在全国设置了 41 个都作院 ,宋徽宗大观元年 ,令帅府、望州之地设置 都作院 ,又在东南地区增设帅府、望州 ,故都作院的数量明显增加。南宋时期 ,因统治区域缩 小 ,都作院数额有所减少。本文论述了都作院的由来与发展 ,考证了两宋时期设置都作院的 确切地点。 关键词 :宋代  都作院  官营手工业作坊  制造军器 都作院是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的官营手工业作坊 ,始建于宋代。都作院是由遍 布各州的作院发展而来的。 一、作院名称的出现 中国古代早已存在制造军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 ,但多以“署”、“冶”、“作”、“坊”命名。以“作院”命 ( ) 名的现象 ,出现得较晚 ,最早见于五代十国时期。例如 ,前蜀 907 —925 帝王王建 ,性俭素 ,喜整洁 ,不 好奇形怪状 , 曾“于作院见匠人裹小朵帽子,前如鹰嘴 ,后露脑枕 ,怪而截其嘴也。又登楼见行人戴褴 ① ( ) 席帽 ,云 :破头烂额是何好事 ?” 又如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 938 五月 ,昭义奏 :“旧有铜 等五县收 ② ( ) 拾到甲仗兵共六千七十副 , 已勒作院添修 ……”。 后周太祖在广顺二年 952 十月庚寅下诏 : “诸州 罢任或朝觐 ,并不以器械进贡。”其缘由 :“先是,诸道州、府各有作院 ,每月课造军器 ,逐季搬送京师进 纳。其逐州每年占留系省钱帛不少 ,谓之‘甲料’。仍更于部内广配土产物 ,征敛数倍 , 民甚苦之。除 上供军器外 ,节度使、刺史又私造器甲 , 以进贡为名,功费又倍 ,悉取之于民”。周太祖“以诸州器甲造 ③ 作不精 ,兼占留属省物用过当 ,乃令罢之。仍选择诸道作工赴京作坊 , 以备役使。” 从以上 3 例记载 看 ,五代十国时期 ,前蜀、后晋、后周政权都在地方州、府所在地设置过作院。依此上溯 ,作院极有可能 早在唐朝后期地方割据势力拥有兵权时就已出现了。 宋朝立国之初 ,致力于完成统一大业 ,南征北伐 ,军器制造不可或缺 ,故“京师有作坊 ,诸州有作 ④ 院 , 皆有常课。” 此后 ,两宋政权先后长期与辽、西夏、金、蒙元等北方政权对峙 ,各州作院一直存在 , 其主要任务仍然是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 ⑤ 都作院是在宋代作院的基础上产生的。“都”之意 ,即为“大也”、“聚也” 。与宋代遍布各州的作 院相比 ,都作院是指聚集工匠人数多、军器生产规模大的作院 ,只能在指定的地点设置 ,北宋前期数量 极少 ,宋神宗以后推广开来。  此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宋代的金属制造业》中的内容 ,项目批准号 :01JA770026 。 ① [ 唐]孙光宪 : 《北梦琐言》卷12《柳氏子幞头脚》。 ② [ 宋]王钦若等 : 《册府元龟》卷124《帝王部·修武备》。 ③ [ 宋]薛居正等 : 《旧五代史》卷112《周书第三·太祖纪三》。 ④ [ 宋]李焘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 ,太祖开宝九年二月己未。 ⑤ 见《广雅·释诂一》、《广雅·释诂三》。 1·2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