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守恒定律

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考情分析 考试大纲 考纲解读 实验十六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二、考点知识梳理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碰撞(对心正碰)中的动量守恒由于入射球和被碰小球碰撞前后均由同一高度飞出做,相等,若取飞行时间为单位时间,则可用相等时间内的之比代替水平速度之比。根据平抛运动性质,入射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被碰小球碰后速度为v`= 被碰小球碰撞前后的水平速度用水平位移数值表示,如图所示;v1用表示;v′1用表示,v′2用表示,其中O为入射球抛射点在水平纸面上的投影,(由槽口吊铅锤线确定)O′为被碰小球抛射点在水平纸面上的投影,显然明确上述表示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器材斜槽轨道(或J2135-1型碰撞实验器)入射小球m1和被碰小球m2天平(附砝码一套)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白纸复写纸圆规小铅锤步骤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末端点的切线水平。 让入射球落地后在地板上合适的位置铺上白纸并在相应的位置铺上复写纸。 用小铅锤把斜槽末端即入射球的重心投影到白纸上O点。 不放被碰小球时,让入射小球10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滚下落在复写纸上,用圆规找出落点的平均位置P点。 把入射球放在槽口末端露出半,调节支螺柱,使被碰小球与入射球重心等高且接触好,让入射球在同一高度滚下与被碰小球碰10次,用圆规找出入射球和碰小球的平均位置M、N。 用游标卡尺测出入射球和被碰小球的半径r1和r2,在ON上取2 r,即为被碰小球抛点投影,用刻度尺测出长度,记录入表内。 改变入射球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再做一次。、,摆长为,B球的初始高度为h1,碰撞前B球的速度为.在不考虑摆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题意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设碰撞前、后两摆球的总动量的大小分别为P1、P2. 有 联立得 同理可得 从而得 代入已知条件得 由此可以推出 ≤4% 所以,此实验在规定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变式训练】(2007.全国Ⅰ)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和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和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1.非弹性碰撞的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线所指的位置O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计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 在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 的平均位置M点是 的平均位置N点是 的平均位置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 写出用测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②原理: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设为 t,则有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 ③当小球1下落时,由机械能守恒知,下落点与小球1的质量无关,但小球1与小球2碰撞时,碰撞后两球的速度与两球质量有关. 即: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的质量有关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 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B、A 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 D.该实验要验证的关系式为 m1(AB= m2(OC 2.某同学用图实16-5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