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设计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运站设计要点

2.一、二、三级站的一般候车形式: 这种候车形式,可以多条通道同时检票,适应多班次客车同时检票进站台的操作程序。这种形式可以形成较大面积的候车厅,不仅适应了更大的客流量,还使候车空间变得宽敞明亮,同时也便于管理,使候车厅秩序井然。 3.一、二、三级站的二次候车形式: 二次候车形式的优点,是在节省人力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候车环境,但是由于其面积上的浪费较大,人流在一次候车时也显得比较拥挤,所以现在很少采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 200-2004)的规定: 候车厅面积=1.0㎡/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重点旅客候车室视实际需要设置,但总面积不应超过候车厅面积的1/3。 3.2.3 候车厅的面积与尺寸计算 3.2.3.1 面积 柱网:柱网的确定,要先看候车厅下层是否还有其它建筑层。如果候车厅下层是地下车库,它的柱网确定就要依据下层柱网的尺寸来设置。如果没有下层空间,那么其柱网的确定则要考虑到候车座椅与过道的尺寸,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的尺寸。 过道宽:在考虑到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允许单排人单向通行的过道所需要的最小宽度是900㎜;允许两排人流或一排人流一排轮椅通行的最小尺寸,宽度为1500㎜,也是无障碍通道的最小宽度;在高等级的大型客运站中,当需要两排轮椅通行,或者是三股人流通行时,走道宽度最小为1800㎜。 3.2.3.2 细节尺寸 检票口:根据一股人流的宽度为550㎜,两股人流的宽度为1100㎜-1400㎜,一个人单手提行李的宽度为650㎜,所以检票口的宽度为750㎜左右比较适合。当检票口与站台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得大于1/12。 座椅的尺寸:根据人体尺寸来计算,候车厅单个座椅的尺寸为长550㎜,宽450㎜,高400㎜比较适宜,相邻两个座椅之间的间距为200㎜比较合适。 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净宽不应小于1.40m,安全出口外的室外通道净宽不应小于3m;太平门外如设踏步,应在门线1.40m以外处起步;如设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并应有防滑措施。 附属用房: a.服务台和问讯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问讯处前应设不小于10㎡的旅客活动场地。 b.饮水点:应设于便于旅客交通疏散处,面积在10㎡左右。 c.公用电话亭:除四级站以外,应设供旅客使用的公用电话亭。面积应以当地客流量为计算依据。其位置在设计时应以方便明显为主,同时注意避免管线的交叉。 行包流线 行包业务 用房面积 行包装卸廊 托运口及提升设施 §3-3 行包托运 旅客购票 办理托运手续 行包进入 行包装卸廊 行包被分检至 当班车的待装货位 3.3.1 行包托运的流线 行包业务应由托运厅、托运行包房、库房、行包装卸廊、提取行包房及提取厅等部分组成,按站级规模可全设也可部分设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 200-2004)的规定如下: 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受理作业室面积+行包库房面积 3.3.2 行包业务用房面积 其中: 托运厅面积=25.0 ㎡/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 受理作业室面积=20.0㎡/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 行包库房面积=0.1㎡/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托运单元数:一级车站2~4个; 二级车站2个; 三、四级车站1个。 行包提取处面积按托运处面积的30%~50%计算。 行包装卸廊的面积为行包装卸廊之最小宽度3.60m ×有效发车位中距 ×有效发车位数。 站台平面 站台柱网、柱距 站台雨棚 §3-4 站台与发车位 站台各部分剖面图 3.4.1 站台平面 一字式站台 锯齿式站台 弧形或扇面式站台 分列式站台 一字式站台 锯齿式站台 弧形或扇面式站台 分列式站台 一般柱网的设置中距受客车的宽度和旅客的通行宽度影响,因此柱距不应小于3.9m ,也有的客运站采用3.9m的倍数设置柱网。 目前的汽车客运站,多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底部,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设置。柱网的设置受到多层或高层部分的影响,下部受到的荷载较大。因此,站台上的柱结构断面要求较大,中心柱距要相应加大。柱间净宽不应小于3.5m,以保证车站进出车和旅客上下车的安全和方便。 为保证站台上旅客和站务人员的正常通行,并且还要除去客车的后悬部分在站台上所占的部分,站台柱网与候车厅外墙面或外墙面的壁柱外突部位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2.5m。 3.4.2 站台柱网、柱距 位于车位装卸作业区的站台雨棚,为满足功能要求,净高不应小于5.0m。考虑到不应影响雨棚下部的行车和行包装卸,站台雨棚下不应设悬挂式灯具。 遮蔽措施来保证旅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