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症状评估-发热概要1
; 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客观的病态改变,如发热等。
体征:通过身体评估而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肝脾肿大等。
它是认识疾病的向导,并能够为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或依据。
;导入新课;学习目标; 一、 概念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
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
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致热源作用
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
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体体温及生理变异
三种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口测法 肛测法 腋测法
正常值 36.3~37.2℃ 36.5~37.7 ℃ 36~37℃
优缺点 可靠,小儿及 安全可靠,可用 门诊病人使
昏迷病人不能用 于小儿及昏迷病人 用方便,不易
发生交叉感染
方法 舌下含5分 涂润滑剂,插入 腋下10分
肛内1/2表长, 5分;三、发热的机制:致热源性与非致热源性发热;(二)非致热源性发热;四、病因:; 五、临床表现;1、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皮肤苍白、无汗、畏寒、寒战。常见疟疾、大叶性肺炎、流感、输液或药物反应等。
;;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常见热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波状热
5、回归热
6、不规则热;1、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
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5、回归热
体温骤升达390 C或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提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必 须 注 意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评估要点;评估要点;护理诊断;
思考题:
1.高热持续在39℃左右,达数天或数周,一日波动范围不超过1℃,称为: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状热
2.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A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B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
C抗原-抗体反应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E产热过多
3.败血症常见的热型为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状热;作业;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