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氨.pptVIP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 氨;;2.化学性质 ;3.氨水的性质 4.实验室制法 ;向下排空气;zxxkw;(2)铵盐与碱反应 NaOH与NH4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氮的存在 (1)________ 态: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 (2) _________态:动植物体内蛋白质中的氮元素。 ;2.氮的固定 (1)定义:使___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 _________的过程; (2)类别 ;3.氮的循环 ;想一想 2NO+O2===2NO2是氮的固定吗? 提示:不是。氮的固定是指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自主体验 1.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遇O2转化为NO2 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 解析:选A。明确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而B、C、D中均是由化合态氮→化合态氮的转化。;2.(2012·洛阳高一检测)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试剂变为红色;3.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要点归纳 1.实验探究 ;2.喷泉形成原理(减小内部压强) 当气体接触外部的水或溶液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 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 ;4.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烧瓶要干燥;(3)烧瓶充满气体。 5.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 ;特别提醒 增大下部容器的压强也能形成喷泉。容器内液体因受热挥发或因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 ;即时应用 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3)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 解析:(1)图1引发喷泉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即可,图2则需先打开止水夹,再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发现有气泡冒出后,移去热毛巾即可。;(2)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方可,故应选NH4HCO3和稀盐酸。其他要么不反应,要么反应不生成气体或产生气体很少。 (3)图1、2是上部压强减小导致喷泉,图3是下部压强增大导致喷泉,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均与图3原理相似。;眺整腹矣杨流孕垛困嚼跨砸釜尔片玖姨烤目炭几碑很枉种构拄助捌酮歹奏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氨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导引3 实验室中如何收集氨气,应注意什么? 提示: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瓶应干燥。 ;要点归纳 1.原料 (1)常用原料:氯化铵和消石灰。 (2)原因 ①铵盐:制取NH3时,一般用NH4Cl 而不用NH4NO3、(NH4)2SO4或(NH4)2CO3,原因如 下: ;铵 盐;庭现挎匀琴竣份捌拂育溉身疙彦宁悍杯锤践索瘤弄彭蓉疡享粥咕傈咀颖宰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氨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