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手足口病医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 况 由多种肠道病毒(小RNA)引起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 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多见 全球发病、高发病率、低死亡率 手足口病的病原 1957年新西兰seddon描述 1958、1959加拿大、英国从患者体内分离CVA16 ,并命名为HFMD 1969加利福利亚首次认识EV71可导致HFMD 1972年在美国、澳大利亚、孟加拉HFMD中分离出EV71 以后发现其他肠道病毒引起HFMD,如CVA4、5、7、9、10 型, B组2、5、13 型 国内1981年上海开始报道HFMD 1985年证实病原为CVA16 1987年香港EV71流行 1995年武汉从成人HFMD分离出EV71 1998年台湾地区HFMD 共发生129, 106例,405例为严重的CNS感染, 78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由CNS感染而导致的肺水肿和出血( 83% ) , 91%的死亡患儿小于5岁,主要由EV71引起 2007、8、9年山东、阜阳、民权等地出现流行 CVA16、 EV71是HFMD的主要病源,EV71神经毒性强,几乎不侵犯心脏,多数重症病例由其引起 病原的特点 单股RNA病毒 对游离氯、高锰酸钾、紫外线、干燥敏感 暂时居住人体,在多种动物体内存在 世界各地感染、流行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健康携带者,流行期间主要是患者 排毒时间:粪便4~8周,咽部1~2周 传播途径:粪-口、呼吸道、密切接触 发病时间:全年,3、4月开始,6、7高峰 9下降 感染后对同型具有持久免疫力 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病毒入侵 EV71颗粒 A神经元和神经突出内的EV71抗原免疫染色 B坏死区域内A的EV71抗原免疫染色 C神经元内核糖核酸病毒颗粒排列(电镜) 脑干病理片(1) 脊髓病理片(2) 肺部病理片(1) 危重症病例出现肺水肿、循环改变的机制 目前认为是神经源性 1)发生在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之后 2)心肺功能异常经治疗可在短期内恢复 3)影像学改变也在短期内完全恢复正常 4)尸体解剖主要为肺水肿、肺出血、未见心肌病病理学改变 神经源性肺水肿 冲击伤(blast theory) 视丘下部、延髓孤束核受损 交感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血流冲击内皮细胞 、体内活性物质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 渗透缺陷理论(permeability defect theory) 肺组织?、 ?受体失衡 ?受体随交感活性物质增多而增多 ?受体随交感活性物质增多而下降 ?受体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 临床发现EV71脑干脑炎中,部分病例左心室运动射血分数减低,儿茶酚胺浓度增高 动物实验:去甲肾上腺素心脏中毒猫模型中,左心室明显扩大和运动功能减退 病理发现 有变性坏死,但无明显炎症反应 儿茶酚胺的毒性作用 临床分期 手足口病/咽峡炎(第一期) 病毒侵袭 脑脊髓炎(第二期) 神经源性反应 肺、心损害(第三A期、第三B期) 康复或后遗症( 四期恢复期) 死亡 皮肤粘膜受累期 神经系统受累期 交感神经兴奋期 心肺受累期 休克期 临床表现-普通病例 发热 可在皮疹先、后发热或无发热、间歇发热 皮疹 部位 :手、 足、臀部 口腔:舌、颊粘膜、硬腭多见 形态: 典型者斑丘疹、疱疹 口腔小溃疡 不典型者: 皮疹、咽峡炎 临床 “四不像” : 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其他: 咳嗽、流涕、纳差 第一期 1~2d 临床表现-重症病例 在普通病例的基础,多在病后2~5天出现, 注意:部分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仔细检查 神经精神症状、体征-第二期 惊战、四肢抖动、呕吐、嗜睡 ——重病先兆 眼震颤及运动异常、共济失调 肢体无力、瘫痪 危重者:昏迷、脑疝形成 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病理征、腱反射减弱、消失或增强 血糖高、白细胞高、急性驰缓性瘫痪 嗜睡、呼吸快、心率快、四肢凉 进入第三期可能性大 呼吸系统-------第三期3A 呼吸急促、困难

文档评论(0)

cj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