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教师案例研究的写作:实例与写作.pptxVIP

2013年最新教师案例研究的写作:实例与写作.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案例研究的写作:实例与方法;1. 结合获奖教学论文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使教师了解案例写作的基本结构。 2. 针对教师文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使文章的主题更突出、语言更流畅、表达更清晰、写作更规范的方法,供教师在修改时参考。;怎样的文章才能发表? 想了别人还没想到的; 做了别人还没做到的; 说了别人想说说不出来的。 案例研究写作的一般要求 一事一议 就事论事 “新观念,好实践”课堂教学研究和写作的要求 教学改进的过程性 多次实践;教学案例写作:前提和行动路径;教学案例写作的行动路径 ①教学现场 ②教学现场文本 ③研究文本 ; 现场、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 教学现场。课堂 教学现场文本。 预设观察(调查问卷、教师学生访谈记录、教案等) 动态生成(教学笔记、教育日记、学生作业、课堂实录、教研组讨论等)。 不论这些信息原来的载体是口头语言、录像带、作业图画等非文字的载体,都要将其变成文献资料加以保存。 研究文本。 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 ;好的研究文本在于解决三种张力 案例的片段——经验的连续性 通过交代实践发生的背景、经过,体现连续性的经验,同时揭示内心活动及他们的感受和反馈,经文章的裁剪加工,将最有价值的片段呈现出来。 叙事的个性——经验的社会性 要把发生在特定环境中,特定时间里,特定的人身上的故事变成一种经验,关键的一点可能是我们要在案例写作中注意个人实践的过程性,并善于通过比较和寻找参照点等方法,将个人的经验置身于他人经验之中。 研究的视角——经验的整体性 对一个问题而言,任何人都可能只抓住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只有把所有人的努力加总,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一个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熟悉但不容易写好的题目 固定的套路和模式 教学经验+课堂实例 课堂情景+感悟思考 有“成果和价值”,没“做法和过程”;2研究文本:基于实例的分析;案例文章开头; 1. 新课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 教学中教师亲身经历的问题 (1)以调查、实验数据对比说明问题 (2)以作者的教学和研究经历提出问题 ;例:《生命科学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这些年来在新课改中比较重要而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在一些教学公开课中,开课必“合作”,合作必“讨论”。但是,仔细观察合作的过程,往往是前后两个座位的四位同学形成“合作”小组,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至于这样的分组是否合理,这些问题是否一定要经过“讨论”才能得出,讨论时小组内有何分工,小组合作的情况如何评价,“合作学习”是否就是课堂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等等,往往不甚了了。这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产生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我多年来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了“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有了一些体验和思考。;例:《孩子不会问怎么办?》 这个世界,魔力最盛当属问号。问号,是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他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困惑与惊奇。问号盘旋在学生的脑中,恰恰说明,他所思索的一切,正是需要我们去引导他去积极思维、不懈寻求之所在。 然而,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们却发现在课堂上学生越来越“乖”,沿着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成为了接受者、倾听者。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小手齐刷刷地举起,回答时语言流畅、精彩出奇,令人叫好……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这是一堂精彩的课,而课堂上主宰问号的只有教师,教师问学生答,成了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例:《从测评差异看教学目标的达成》 2011年4月,我校在三年级两个平行班开展了《几分之一》一课的教学对比实验,重点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课堂观察,通过上课前测,上课后测,练习、讲评后测,得到如下几组数据: …… 当这些数据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每个人都表现出非常惊讶、疑惑,于是每个人头脑里都涌现出了N个“为什么”:为什么A班上课后测略高于B班,而练习讲评后测却大大低于B班?为什么两个平行班会反差这么大?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 是新授课的问题还是练习讲评课的问题?……正是这一个个问号激发了老师们的探究欲望。;例:《追回丢失的“0”》 一、学情透视:没有“0”的尴尬 对于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实际情况,笔者曾做过两次调查访谈。第一次是对已学过该知识的四到六年级36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为: 1.笔算除法=计算器 除少数几个优等生外,绝大部分学生已不知道笔算除法各部分的含义,只将其作为一种“计算程序”自动化运行,等同于“电子计算器”。…… 2.商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