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年教案上下册和计划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五年教案上下册和计划汇编

教 案 教学进度表 每周 2 节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起止页数 备注 一 9.5-9.7 复习上学期歌 学前教育 唱《清晨》 二 9.12-9.14 复习《清晨》 听《晨景》 学唱《晚风》 三 9.19-9.21 聆听《渔舟唱晚》表演《晚风》 学唱《雨花石》 四 9.26-9.28 复习《雨花石》听《歌唱二小放牛郎》《我怎样长大》《外婆的澎湖湾》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唱《牧场上的家》听《可爱的家》《回家》唱《故乡小路》《故乡小路》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乡间的小路》唱《叮铃铃》《叮铃铃》《《雏鹰之歌》《雏鹰之歌》听《堆雪人》《堆雪人》听《乘雪橇》? 人人学习!人人研究!人人创新!人人进步!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6.按二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做练习。 让每一堂课都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教学反思: 教学的成败得失: 学生的信息反馈: 今后的教学建议: 资料袋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精益求精,更上层楼! 时 间 2016年 9 月 26 日 课时数 1 课 题 复习《雨花石》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课 型 综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聆听欣赏与表演,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及情感体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体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 歌曲的情感体验、音乐形象的分析表演 学生 分析 辅助 手段 多媒体 光盘 钢琴 故事绘画图片、别针、布片、卡纸报纸等 板书 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 人人学习!人人研究!人人创新!人人进步!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表演《雨花石》 1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2.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3.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4.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6.按二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做练习。 二、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让每一堂课都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教学反思: 教学的成败得失: 学生的信息反馈: 今后的教学建议: 资料袋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精益求精,更上层楼! 时 间 2016年9月28日-10月10 课时数 2 课 题 学唱《我怎样长大》听《嘎达梅林》 课 型 综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发声练习加深学生对三拍子的理解并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过程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