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汇编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
它是昌乐人民生活的一副历史风俗画,昌乐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都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它介绍了昌乐历代相沿的风俗、习俗、民情与丰富的民间艺术,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气息,凸现了昌乐人民日常生活的轨迹以及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 民间艺术
第一节 说唱艺术
茂腔(旧时称“肘股子戏”)
茂腔是清末明初从诸城,安丘传入我县境内的,在昌乐东南、南部地区广为流传。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淳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阿陀镇、朱汉镇、红河镇、崔家庄乡、高崖镇等地都有业余子弟班。1949年后大部分都改唱京剧、吕剧了。继演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他们排练的曲目有《西京》、《闯帐》、《金刀记》、《王定保借当》、《穆桂英挂帅》,《王汉喜借年》、《小姑贤》、《桂花庭》、《站月墙》等曲目。
2、河北梆子
清末民初传入我县境内,1949年前消失。清末在五图镇40余村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清宣统年间,马宋镇黎家建戏班,有30余人,演出《郭子仪上京》、《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民国初年,阿陀镇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等。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了《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等。1950年改学京戏。在朱汉镇,朱刘、等地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3、吕戏(吕剧)
清末,博兴、广饶的农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成立了业余吕剧班,是1949年以前县内唯一的吕剧班,曾演出小剧目《《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等。1949年后,全县各乡镇都兴起了演唱吕剧的潮流,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演出的剧目还有《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数以万计。1976年——1985年全县自编自演的剧目50余出。
4、大戏(京剧)
京剧是盛行全国的国戏,在昌乐俗称“大戏”。昌乐民间于1935年出现尧沟镇北郭京戏班,节日里在乡间演出,主要剧目有《打龙袍》等。此后五图镇辛旺京戏班组成,鼎盛时50余人,演到青州、临朐一带,这是我县境内第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后来昌乐镇、马宋镇、朱汉镇、崔家庄镇、朱刘镇、 鄌郚镇、北岩镇、乔官镇等成立了庄户戏班。其中马宋镇组成了50余人的京戏班,演出了大型剧目《秦香莲》、《玉堂春》《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后来高崖镇的刘感照组织了业余京戏班,演出了《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刘感照祖孙三代同台献艺,一时传为佳话。1953年崔家庄业余剧团鼎盛时三度置箱,50余人,“文化大革命”时,戏箱付之一炬 ,1977年复演传统戏,风采不减当年。这是昌乐县内维时最长的民间业余京剧团。
5、东路大鼓
系昌乐著名鼓书艺人刁宪丰(1908——1984年)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推陈出新,去莠求精形成的鼓书形式。他从事曲艺研究和说唱生涯50年,技艺高超,造诣深湛。代表书段《功劳炮》、《血手印》、《独胆英雄》、《红管家》等,是昌乐各地及周围县区民间喜闻乐见、交口称赞的名段子。昌乐东路大鼓富有乡土神韵,口白清脆,旋律流畅,节奏明快。1981年形成了“大开板”、“小开板”、“紧流水”、“慢流水”、“串子口”、和“四平腔”整套演唱曲调。
6、民间歌谣
民谣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虽充满乡土气息,却朗朗上口,人人喜爱,它思想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内容的歌谣,以表达各阶层人民的意愿和心声。如反映旧时颂扬伦理功德的《十劝人》,反映旧时穷人悲惨凄苦生活遭遇的《劝五更》,反映妇女要求翻身解放的心愿的《秧歌调》。民歌同民谣一样,也是人们口头创作、相延久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民间传唱的歌曲,乡土气息浓郁,形式生动活泼。如:《放风筝》、《打秋千》等。
学生活动:你了解昌乐哪一种说唱艺术?你觉得有什么特点?回家调查爷爷奶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节 民间杂耍
耍龙灯常和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等组合在一起表演,昌乐城乡称其为“杂耍”。逢新年春节,各乡镇都有表演活动。
1、耍龙灯
农历新年期间,尤其是正月十五,昌乐县城以及大村镇总有耍龙灯表演。龙身有7节、9节、11节、13节不等,节于节之间5尺左右。耍龙时表演者互相配合,在锣鼓声中按节奏摇摆翻舞,随着领舞人手擎的绣球动作变化和锣鼓点的更换,作各种表演。如巨龙翻身、蛟龙漫游、二龙戏珠等。夜间耍龙更引人入胜,宛如一条活龙横空出世盘旋飞舞,景象可观。
2、舞狮子
用竹木扎制成狮头轮廓,用布裱糊美化,使狮子头五彩缤纷,大口能张合,双眼会转动,精灵可爱。狮身用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时评作文速成指导2012、4汇编.ppt
- 时间规划局电影赏析汇编.ppt
-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汇编.ppt
- 时间管理新员工入职培训汇编.ppt
- 时间管理把时间当朋友汇编.ppt
- 昆明东川区红土地摄影攻略汇编.docx
- 旷日持久的战争汇编.ppt
- 旱地作物高效生产技术汇编.ppt
- 昆玉河之冬汇编.pptx
- 昆虫基础知识汇编.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