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的行为。” * * 新闻侵权首先是和新闻活动相关的行为,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侵权者为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离开了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就不会构成新闻侵权。其次,侵权行为是在开展新闻活动时发生的,离开新闻活动的侵权行为只能构成普通的民事侵权行为。 新闻作品发表与否,是区别损害事实是否存在的关键,也是构成新闻侵权的第一个要件。在新闻侵权的认定上,必须首先确认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刊播,才能进一步确认新闻侵权的存在。 * 在新闻侵权行为中,违法性是构成侵权行为的一大要件。 新闻侵权行为,大部分是因批评性内容失实造成的。 有过错的违法性行为有些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也有些法律虽没有明确加以规定,但通过推导,可以直接得出违法的结论。某些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同样也符合违法性的要求。例如:披露个人隐私是违法行为、舆论监督是合法行为等。 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司法实践中,如何在打击网络诽谤的同时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衡平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 * * 小钟:关于尚军的那篇稿子最初不是我写的,是湖南一个记者写的,他投到广州某杂志后,编辑觉得写得不行,就让我帮他改,我做了文字上的改动。改后该杂志没有发,编辑告诉我可以做灵活处理了,然后我就把稿子投给了此前成为被告的湖北那家杂志。 小钟:实事求是地讲,我确实是没有经过采访,确实是道听途说,当然这里面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不过,我跟杂志社也说过,文章里尚军要用化名,可能他们有他们考虑,最后文章刊登时还是用了尚军的真名。 小钟:我不认识尚军和她家里人,和她无冤无仇,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赚稿费,没有想过要恶意诽谤她。况且这稿子的原作者也是长期跑政法的,我在修改的时候,没想过怀疑它的真实性。 《周末》:媒体发稿都有严格的把关,你的稿子是怎么通过的? 小钟:可能大家对特稿不了解。外人总认为特稿全是真实的,实际上你可以想想,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奇事,哪有那么多有看点的东西?有些杂志的老总就直接对我说,他就给我提供个大背景,让我想办法构建一个故事,把人情、人性展示在众人面前。他不要求事实,就要求我把它做出来,吸引读者,这就行了。 * * 上海法治报 2014年02月11日 A06 * * *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所以可能引发侵权的词不一定相同,但上述这些词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必须慎用。 *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了《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在第7条第3款中又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未经当事人同意,公开强奸等性犯罪案件受害人足以使人辨认的特征。 未经许可公开当事人已经成为历史的违法犯罪历史及其他不光彩的经历。 例如,有的人对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养子身份或养女身份等生活磨难视为隐私,但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些人人生成功的时候可能为了渲染“自古雄才多磨难”的观点,就无意中宣传了这些隐私,构成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 * * * * *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之间需存在必然联系。 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中,名誉损害、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害之间存在联系。 名誉损害,无需受害人举证。 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失需由受害人举证,法院审查核实。 * * * 从目前我国已经发生的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看,相当数量的案件源于舆论监督。将正当的舆论监督构成抗辩事由,有利于新闻媒体新闻活动的健康开展和构筑完备的社会监督体系。 对于公共官员、公众人物以及具有公共兴趣的事件,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理由理直气壮地开展正当舆论监督,即使因此造成了对某些人士、特别是社会公众人物的不利后果,也可成为抗辩事由。 履行舆论监督职责,作为抗辩事由,虽无法律规定,现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侵害名誉权案 余秋雨诉肖夏林侵害名誉权案 白静案的一审判决 * * * * 来源: 上海法治报 2014年02月17日 ? B08 :律师圆桌 ? * 直接财产损失的赔偿 为恢复名誉、减轻损害所支出的费用,如宣传广告、诉讼开支;为恢复健康所支出的开支,包括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 间接财产损失的赔偿 因新闻传播侵权行为导致的降级、降职、停职、解雇所引起的收入减少;因侵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案例研究与写作(傅幼康).ppt
-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ppt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ppt
- 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撰写.ppt
-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ppt
- 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0.ppt
- 教育行业行业特性及方案介绍.pptx
- 教育调查研究中的问卷设计颜月莉.ppt
- 敢说训练(演讲与口才).ppt
- 数学学院报告中小学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探析2013.12.21.ppt
- DB51T1625-2013 政务服务中心 电子政务大厅数据接口规范.docx
- DB52T898-2014 贵州省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51T 1974-2015 西藏羊多功能巷道圈建设技术规范.docx
- DB5226_T 246-2023 羊肚菌冬闲田简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2T1246.5-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5部分:植保.docx
- DB34T973-2009 压缩天然气车用气瓶充装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5201_T 131-20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标志设置规范.docx
- DB5201T 109-2020文明旅游行为引导服务规范.docx
- DB5307╱T 26-2019 旅游马场等级的划分与评定.docx
- DB52T1553.5-2020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 第5部分:儿童活动中心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