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蜜蜂传统喂养与现代生活结构的启示.docVIP

东方蜜蜂传统喂养与现代生活结构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方蜜蜂传统喂养与现代生活结构的启示

东方蜜蜂的传统饲养与现代活框饲养的启示 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是实现东方蜜蜂饲养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据国内不同地区的科研人员和养蜂者在蜂刊上撰文报导,东方蜜蜂的中蜂经活框饲养后,其群势既弱于自然界野生的蜂群群势,亦弱于传统饲养的家养群势,产蜜量下降,抗病力差,举步为艰。笔者在指导中蜂饲养户改传统饲养(旧法饲养)为新法饲养(活框饲养)过程中发现,传统饲养的某些合理内核,颇值得新法饲养研究、借鉴和继承。对此,已撰文作了阐述[1],但意有未尽,现再以文献和期刊所载的我网古代湖南及长江下游部分地区、韩国当代一个蜂场的一种奇特的传统养蜂法为实例,对其进行剖析,以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目的。 1 中韩两国一种奇特的东方蜜蜂传统饲养法 我国和韩国对东方蜜蜂的传统饲养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传承岁月中,各自创造了不少饲养管理模式。采用传统方法饲养的东方蜜蜂,大多能实现蜜丰子旺。分析其成功的原由,对我们开创中蜂饲养的新局面,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1.1 我国古代传统的中蜂“豆腐格子蜂箱”及其饲养管理法我国饲养的东方蜜蜂本国地理种简称为“中蜂”。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纪天祥先生[2],引自1937年出版的《养蜂月报》第6期和古籍《农圃六书》所载,我国湖南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中蜂,效果颇佳。其蜂箱为木造方格,结构为长宽均1尺(约33cm),高4—5寸(约13.2—16.5cm)。箱中适中处横置4根相交竹条,呈井字形,颇似制豆腐的木格子 蜂箱设有大活动底板和上箱盖,实行多箱体养蜂。蜂在巢内筑巢时,经竹条而下,既满则再加方格于其下,自下而上扩大蜂巢,有加至10余格者。10月间,从上往下驱赶蜂群,将上层数格自上而下用铅丝从箱体接缝处截下,取回家中榨取蜜蜡。下面方格中的巢脾,因有竹条支撑,不至下坠。 1.2 韩国当代传统的韩蜂“方格小继箱”及其饲养管理法 韩国饲养的东方蜜蜂本国地理种简称“韩蜂”。据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先生[3]一行,于2002年7月4日在韩国农村振兴厅和韩国养蜂组告有关人员陪同下,对全罗北道全州市任实郡一个养蜂大户的蜂场,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该场饲养韩蜂270群,使用的是长20era、宽20era、高10—15era的方格小继箱。其管理方法是:越冬群一般保留3—4层,当群内筑造的巢脾延伸到下部时,在最下部的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间加一个空继箱。依此类推,最多可叠加到14个小继箱,形成一个高1一2m的多箱体,蜂群在箱内筑造6—7张长达1-1.5m高的巢脾。蜂群每年仅取蜜1次。取蜜时,将蜂驱赶到下部,将上部的贮蜜箱搬下,根据销售的需要,或割蜜脾作巢蜜,或挤滤分离蜜。每小节可取蜜2.4kg,每群可取天然成熟蜜10—25kg。每个越冬群可自然分蜂3—6群。 2 “豆腐格子蜂箱”和“方格小继箱”饲养法高产原因对活框饲养的启示及借鉴我国 古人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中蜂,韩国任实郡蜂场用“方格小继箱”饲养韩蜂,其饲养管理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同为旧法饲养,但又充满了现代气息一多箱体养蜂,每年仅取蜜一次,全为自然成熟蜜,无论“豆腐格子蜂箱”还是“方格小继箱”,都实现了蜜丰子旺,前者继箱加至10余格,后者继箱达14格之多,且两者产量均不低。那么,何以用这种箱型饲养和管理的东方蜜蜂,能以实现省工省力,群强高产呢?这两种传统养蜂法对我们活框饲养中蜂,又有何启示呢?我们从中应学习、借鉴点什么东西呢? 2.1 蜂箱与东方蜜蜂的蜂王产卵量及蜂种护脾习性相匹配东方蜜蜂中,我们以中蜂为观察研究对象时可以看到,在自然界蜜粉源充沛的情况下,蜂王的昼夜产卵量在800粒左右,而西方蜜蜂的意蜂王昼夜产卵量在1500粒以上。这是因为,中蜂王的卵小管数仅及意蜂王卵小管数的一半左右的原因所致。产卵量决定群势。中蜂与意蜂相比较,由于卵小管的差异,从而导致产卵量的差异;由于产卵量的差异,进而导致群势差异。中蜂与意蜂相比较,只能算作是个“小群势蜂种”。与小群势蜂种的蜂王产卵量相适应的蜂箱,应该是小蜂箱。而“豆腐格子蜂箱”和“方格小继箱”正是与“小群势蜂种”这一生物学特性相匹配。随着越冬的结束,群势的增强,从而不断增加继箱,以扩大蜂群的生存空间和储蜜空间。蜂箱管理亦出暖式蜂箱变为冷式蜂箱。我们知道,中蜂重重叠叠的结球护脾习性,是其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用上述蜂箱和循序渐进的蜂群管理模式,正好与东方蜜蜂的蜂王产卵量、蜂群的巢内保温和保湿及护脾习性相吻合。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用于中蜂饲养的箱型,至少有11种之多。它们分别是:郎氏蜂箱(意标箱)、中标箱、沅陵箱、从化箱、中一箱、中笼箱、高窄箱、FWF箱和GN箱。其中郎氏箱的单个巢框单侧面积为877.5cm2 ,而中标箱等7种箱型的单个巢框单侧面积,有的竞大于郎氏箱的单个巢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