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柱虫粘液泡的超微结构观察.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尾柱虫粘液泡的超微结构观察.pdf

第46卷 第6期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01.46 No.6 2007年l2月 Journal 0fFud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Dee.2o07 文章编号:0427—7104(2007)06—0972.04 大尾柱虫粘液泡的超微结构观察 章 骏 一,倪 兵 ,盛 春 一,顾福康 (1.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2.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术观察到,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Uro~yla grandis)含有粘液泡射出胞器. 该细胞器呈长椭球形,外围一层略显平滑的膜,内含晶状物质,在营养期纤毛虫细胞质中大量分布.据粘液泡内 晶状物质分布的不同密度,可将泡区分为头端、体部和尾端三部分.成熟的粘液泡以头端朝向表膜运动,前端膜 与表膜融合,产生一缺口,泡向表膜外发射泡内物质,残留的空泡即与表膜融为一体.在纤毛虫休眠细胞中无粘 液泡胞器.据结果认为,大尾柱虫粘液泡的发生可能与内质网有关;该细胞器除含有与其他较低等的纤毛虫粘液 泡相似的晶状物质外,其泡的定位、形态不一样;粘液泡对纤毛虫细胞表膜的更新及促进表膜的更新和变化有相 关作用,并且在纤毛虫营养细胞至形成包囊过程中粘液泡分泌物对包囊壁结构形成也可能具有物质贡献. 关键词:大尾柱虫;粘液泡;射出胞器;扫描电镜术;透射电镜术 中图分类号:Q 954 文献标识码:A 原生动物纤毛虫细胞内含有一类特殊的细胞器——射出胞器(extrusome).目前对草履虫(Parameci一 m)等纤毛虫中的刺丝泡(trichocyst)射出胞器的研究较深人,所得结果对进一步认识真核细胞中胞器结 构的形成、胞器的起源和进化,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J. 但对毒素泡(toxicyst)、束缚式刺丝泡(haptocyst)、粘液泡(mucocyst)等射出胞器的研究尚不深人,并且仅 局限于少数进化程度较低的纤毛虫 ].作者在对进化程度较高的腹毛目纤毛虫大尾柱虫(Urostyla gran— dis)超微结构观察中,获得了该纤毛虫细胞内含有粘液泡的证据,与其他进化水平较低的纤毛虫粘液泡相 比较,它在形态结构、胞器定位及功能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所得结果对深人认识纤毛虫类原生动物 中该种射出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问题是有意义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采集与培养 所用材料大尾柱虫于2005年5月采自安徽省皖南山区.将大尾柱虫接种至装有池塘过滤水的培养皿 中,在20℃左右室温下,用麦粒液孵化的细菌为食料进行培养,获得无性分裂生殖的营养期纤毛虫.将纤 毛虫培养至较高密度(虫体布满培养皿底部)后,不再更换培养液,并中断食物供给,几天后大部分纤毛虫 便在培养皿底部形成包囊. 1.2 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按顾福康等[3]报道的方法制备扫描电镜标本.用1%Os04和饱和HgCl3混合液按1:6的比例固定样 品5 min,用蒸馏水漂洗,梯度酒精脱水之后,进行临界点干燥、喷金,JSM5610LV扫描电镜下观察并照相. 按顾福康等[4 报道的方法制备透射电镜标本.用1%Os04于4℃下固定样品30 min,二甲砷酸钠缓冲液 漂洗,经常规脱水包埋、超薄切片、电子染色后,JEM100CX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拍照. 2 结 果 2.1 扫描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下,大尾柱虫细胞表面显示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腹皮层及背 收稿日期:2007—06—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章 骏(1978一),女,博士研究生;通讯联系人倪 兵,男,副教授,E-mail:bni@bio eChO.edu.cn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6卷 空,留下一个空泡(图2—7),之后空泡即消失. 大尾柱虫休眠细胞外围包囊壁,细胞内含有细胞核、线粒体及其他多种膜性结构,此时相当于在营养 期细胞中所观察到的粘液泡已经消失不见.其中线粒体未见明显的变化(图2_8),但大核的染色质相互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