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异毛虫Allotricha curdsi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pdf
第46卷 第6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Vl01.46 No.6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Dec.2007
文章编号:0427—7104(2007)06—0976—05
异毛虫Allotricha curdsi皮层纤毛器
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
高 巍,史 磊,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FLUTAX直接荧光标记和抗a一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原生动物腹毛目纤毛虫异毛虫(Az.
~tricha curdsi)细胞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背触毛等皮层纤毛器、纤毛器基部附
属微管组成.其中腹面皮层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包括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波动膜骨架;额腹横棘毛基部围
棘纤维篮、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它们以各自的纤毛器基部为中
心,分别向皮层不同方向发射,在细胞皮层内形成一个复合三维结构微管网;并且,左、右缘棘毛基部横微管显示
非镜像对称的图像,横棘毛基部微管前纵微管束向前伸展后其前端并非聚集在一起,这与目前报道的其他腹毛
目纤毛虫如贻贝棘尾虫、魏氏拟尾柱虫同种结构的定位特征不一样.
关键词:腹毛目纤毛虫;异毛虫;纤毛器基部微管;荧光标记
中图分类号:Q 954 文献标识码:A
原生动物纤毛虫含有复杂的皮层细胞骨架结构.早期,应用银浸法L1 J、蛋白银方法[2]及超微结构技术
显示纤毛虫皮层中以纤毛基体为主要成分的骨架结构,探讨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及其结构形成机理,成为原
生动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起,针对微管蛋白的直接荧光标ii2E3-7]与
间接免疫荧光标记L8 J等方法探索纤毛虫细胞的微管胞器及其微管蛋白组分,研究微管胞器的功能,又成
为所在领域的热点.目前,继对膜口类纤毛虫草履虫(Paramecium)、四膜虫(Tetrahymena)等纤毛虫细胞
微管结构研究之后l9-11 J,应用荧光标记方法对体纤毛基体紧密排布、微管胞器更为复杂的腹毛目纤毛虫
贻贝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魏氏拟尾柱虫(Paraurostyla weissei)等纤毛虫中微管类细胞骨架的研
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l12-13 J.本文采用荧光紫杉醇(FLUTAx)直接荧光染色以及抗 微管蛋白抗体间接免
疫荧光方法,显示了腹毛目纤毛虫异毛虫Allotricha curdsi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取得了一些迄今未见报
道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异毛虫于2005年6月采自浙江省双溪景区,分离后,应用麦粒液发酵获得的细菌作为饵料,建立纯系
培养.将纤毛虫培养至较高密度后,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1.2 方法
1.2.1 FLUTAX直接荧光标记
采用本实验室改进的FLUTAX法[H],主要步骤为:①将材料放人0.5%的皂苷中渗透1 min,用
PHEM清洗一次;②将渗透后的细胞放人4%多聚甲醛中固定30 S,PHEM清洗一次并将细胞转移至涂有
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③0.2%Triton X一100处理30 S,PHEM清洗一次;④1 ymol/i.FLUTAX一2染色
收稿日期:2007—06—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高 巍(1982一),男,硕士研究生;通讯联系人顾福康,男,教授,E-mail:fkgu~bio.e叽u.edu.crl
第6期 高 巍等:异毛虫Allotricha curdsi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的荧光标记
10 rnin,0.01 mol/L的PBS漂洗,盖片.Olympus Bx荧光显微镜观察,Cool SNAP—Pro数码相机照相.
1.2.2 抗a一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
采用本实验室报道的方法[ ],主要步骤为:①将材料放入5%皂苷渗透2 min,PHEM清洗一次;②
4%多聚甲醛固定1 h;③将材料用0.1%的Triton-X100缓冲液处理13~15 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