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就这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悲痛之余,他的家人和同学们还得接着想办法处理债务。这是大学校园小额贷款中非常极端的一个案例。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一些高校发现,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在高校中迎来了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的春天,众多“校园贷”平台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在校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大学生用网贷“提前消费”2015年11月,郑州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楠注册成为“爱学贷”会员,并由此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和一部平板电脑,为此她多付了将近600元的利息。根据协议,小楠要在12个;月里每月还款800元,而她的生活费每月仅有1000元。回忆起当初所作的决定,小楠说:“我考虑了整整一个星期,毕竟两样东西加起来已经破;万了,而且要分一年还完,压力很大,但又很想买,便想着通过勤工俭学打工挣钱来还。”得知情况后,小楠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一番后提前将她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打了过来。目前,手机的费用已经全部还完,平板电脑还差1000多元。小楠说,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但囊中羞涩,于;是很多人愿意尝试贷款买东西。“每个月生活费也就是1000多,比如一个手机6000元,分期买,一个月还500元。分期付款能让有需求的学;生很快捷地用上这些新产品,不必再等很长时间。”正如小楠说的那样,大学生小唐最近也为给自己添置了一部新手机。由于没有钱,他采纳了商家建;议办理了分期付款,只付了300元就拿到了3000元的手机,剩下的2699元选择用贷款的形式支付。然而,小唐后来发现,在自己的贷款合同;中,他要连续12个月还款,每个月需要还款339元,这意味着他一共要还款4068元,比2699元的贷款本金多出1369元,利息和各种费;用竟然超过本金的50%以上。而小唐的个人消费贷款申请表显示,这笔贷款的月贷款利率为1.67%,月客户服务费率为1.79%,另外还有0;.77%的月担保服务费率,这样每个月费率加一起是4.23%,乘以12个月,年费率高达50.76%。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网络小额贷;款这一方式在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如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如果消费金额超过生活费上限,愿意考虑用网贷的方式暂时缓解购买压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在分期购物平台上开通个人贷款支付;业务较为容易,这使他们可以尽情“放纵”自己。网贷平台暗藏门道正是看上了这种需求,校园金融也成为各方追逐的对象,各路资本纷纷“跑马圈地;”。在郑州市龙子湖大学城,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路边的公告栏基本上被贷款广告侵占。每栋宿舍楼一楼的窗户旁、入口处,甚至在厕所里,都贴着;贷款的小广告,上面均有“大学生创业助学”“大学生现金借款”等字样。网络上,搜索“大学生贷款”“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多条吸引人的信息瞬间扑面而来。有媒体统计,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已达百余家,许多知名品牌也都投入到这块业务中。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学生贷款可选择的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满足大学生购物需求,比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比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里面提供的信贷服务。这些网络借贷平台不仅在线上发;布放贷信息,在线下也瞄准在校大学生。大三学生小裴说,大一时,她就见到过网络借贷平台的推销,“满大街都是让扫二维码、送东西,扫出来的二;维码都是借贷宝之类的”。记者随机拨通了一家名叫“名校贷”的校园热线,询问办理贷款的相关事宜。客服表示,贷款不需要抵押,本科以上的学历;最多可以申请5万元。在“名校贷”官方网站上,工商营业执照明确标注了其营业范围不得从事信用担保、金融担保等相关业务,而当记者对安全性提;出质疑的时候,客服回答:“是安全的。我们公司不是高利贷公司。”记者登录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2015年9月1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不过,3月20日,当中国青年报记者再次登录时发现,该网站已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改;为“分期购物节”。拿着身份证、学生证,再填个表格,不需要担保,不需要资质审核,便可以获得小额贷款,有的平台甚至还打出“无息”的宣传。;但实际上,网贷平台的“利率”实际上门道多多,有的已经不啻高利贷。据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