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昔日煤城变身世界城市后花园
昔日煤城变身世界城市后花园资源枯竭或“被枯竭”后,无非有三个结果:一是就地消亡,就像美国的很多鬼城;二是整体迁移,像映西的铜川县城;三是转型发展,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南窖承生,关键就在于转型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曾一度繁荣的资源型城市,于资源枯竭之后,在困境中挣扎的案例不胜枚举。
北京房山区南窖乡,煤炭开采曾一度是区域经济的主导。虽然资源并末枯竭,但生态涵养发展的功能定位,南窖的煤炭开采也因不合大势而“被枯竭”。
“被枯竭”的南窖伺去何从?事实上,资源枯竭或“被枯竭”后,无非确三个结果:一是就地消亡,就像美国的很多鬼城;二是整体迁移,像陕西的铜川县城;三是转型发展,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南窖重生,关键就在于转型。
南窖乡经过五年的探索,在替代产业中寻找到了转型出路。得益于此,昔日煤域以绿色新山乡重新焕发生机。
浴火重生
北京全市小煤矿关闭始于2005年,彼时的南窖乡同样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南窖必须“因地制宜,因坡制宜、因沟制宜”,寻找到一条煤炭开采之后的复兴之路。
南窖乡党委书记孙建华告诉记者,仔细分析之下,除煤炭资源外,平均海拔为754.9米的南窖乡,其实还有诸多自然优势:林木总面积达4057.8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自然环境优美独特;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2℃、降水量约650-700毫米,有各种果树30余万株,物产极其丰富;此外,由于此前过度依赖单一的煤炭开采,民风民俗和历史遗迹得以完好保存。
和诸多资源转型区域一样,农业和旅游被自然而然地推到了发展的前台。结合丰富的农业物产资源,“农游结合”成为南窖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几年下来,南窖已初步形成了以99桃王、京枣39、黄嘴杏和良乡板栗等为代表,八大特色种植基地汇聚成的特色农业产业群。特别是花港村大作山的文章,山顶种桃,山腰栽茶、山洞育蘑菇、山沟种板栗,林下养柴鸡,利用山洞废弃菌棒和鸡粪便,加工后形成有机肥培育山上的大桃;利用山坡中草药茶根喂养山下的柴鸡,增加鸡蛋药用价值,形成了高山立体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为在全区、全市推广发展高山立体现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形成于明朝初期的南窖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特别是水峪村作为全乡发展民俗旅游业的龙头,依托着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100多套、600余问古民居和已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为“石碾收藏世界之最”的128盘古石碾,以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国庆群众联欢演出的古中幡,为南窖乡发展民俗旅游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民俗旅游也因此被南窖乡视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并借助“农游结合”成功塑造了三张“名片”。即:生态休闲度假游,打造生态名片{田园观光采摘游,打造绿色名片;民俗文化体验游,打造文化名片。
在奥运之年的2008年,南窖乡的工业发展再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能力展示舞台。利用房山区域内丰富的煤矸石废弃资源,北京市第一个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也是全市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新能源煤矸石加工厂在南窖乡建成投产。这一项目年可处理煤矸石25万吨,生产沥青混凝土基料20万吨,实现年收入1200万元。
“煤矸石加工厂不仅盘活利用了原乡办水泥厂的闲置场地,而且这个生态循环项目,还可有效地减少煤矸石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又可腾退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可谓一举多得。”孙建华说。
与此同时,中窖村的板栗加工厂、山泉水厂,生物质燃料加工厂等一系列绿色环保的新项目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孕育而生。
一个集特色种植、绿色养殖,环保企业、民俗旅游业等多维一体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让这片山村再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规划世界城市后花园
矿井及周边建筑可改作采矿记忆馆,向过去的工业遗产致敬;原来送煤的滑道,可以改作滑梯,让游客快速抵达由装煤区改建的雕塑花园,废弃的矿井将改建成酒窖和世界上第一个地下矿井厅……经芬兰萨米宁规划公司的专家巧妙“设计”,昔日的“煤炭之多”摇身一变成了“燕山绿谷、丰饶之角”,这也是全市7条沟域规划国际招标之后,真正由国际企业中标,并率先于全市其他沟域发布的规划方案。
“燕山绿谷、丰饶之角概括了南窖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饶多样的物产。”孙建华介绍说,“角与窖谐音,南窖是北京一角,形状似角,盛产花果。希腊神话里的丰饶之角(Hom ofPlenty)盛满香花蔬果,跟中国神话中的聚宝盆相似,能自动充满,永远取之不竭,是全球皆知的、富饶的象征。这个历史典故用于南窖,不仅形象鲜明,更能让各国游客初步接触后便可记住南窖和南窖特产。”
根据规划,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南窖沟域,将打破原来以村为单位的行政管理界限,规划以八大景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