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卷第期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年月微细金属丝在空气中自然对流换热管宁刘志刚梁世强张承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济南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摘要为了研究微尺度圆柱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的机理对水平放置在空气中的微细金属丝外径为脚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采用二维不可压模型对浮升力项用假设进行处理并使用算法进行求解考虑了浮力贴壁层厚度及边缘效应对微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实验采用焦耳加热的方法获得了数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分别与经典关联式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
第35卷第7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01.35NO.7
UNIVERSITYOFTECHNOLOGY
2009年7月 JOURNALOFBEIJING Jul.2009
微细金属丝在空气中自然对流换热
管 宁1,刘志刚1,梁世强2,张承武1
(1.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济南250014;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为了研究微尺度圆柱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的机理,对水平放置在空气中的微细金属丝(外径为39.9~
350.1脚)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采用二维不可压模型,对浮升力项用Boussinesq假设进行处
理,并使用SIMPLER算法进行求解,考虑了浮力、贴壁层厚度及边缘效应对微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实验采用
焦耳加热的方法获得了Nusseh数(Nu),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分别与经典关联式、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
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细金属丝直径的减小。表面自然
对流换热系数在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尺度的缩小,使得微细金属丝的边缘效应加强,贴壁层变薄,从而强化了换
热;而Nu则先减小后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别也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关键词:微细丝;自然对流;数值模拟;努谢尔特数
124
中图分类号:TK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4—0037(2009)07—0977—05
随着当今大规模集成电子电路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的迅猛发展,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已
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而在该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微尺度传热也相应地成为传热界的研究热
点.对微尺度下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完善微尺度流动与传热机理的基础研究,同时也有着
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杨德伟等【3
流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外径的减小。自然对流在逐渐增强;Biswal掣4J对竖直放置的微通道的自然
脚)时进口段对整体换热的影响;侯亚丽等【5J对外径为39.9~350.1肛ITI的微细金属丝与空气的自然对流
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细丝外径的减小,其自然对流换热明显增强,但实验并未发现
明显的自然对流换热规律.目前有关微小尺度下的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比较少,而由于自然对流紊流条
件下存在自模化特征,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微小尺度下的自然对流和常规尺度下的自然对流没有明显的差
究.建立二维不可压模型,采用Boussinesq假设,对微细金属丝表面与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
拟;运用焦耳加热方法,测量得到了实验N“.从而系统地研究了微尺度效应对换热的影响,并与
Maigan[6】经典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微尺度下金属丝
外自然对流换热得到了明显强化.
1数值计算模型
本文针对微细金属丝在空气中的自然对流问题建立了二维不可压缩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考虑到
圆柱的对称性,取右半区域进行计算,计算区域及网格如图1所示,网格数为600×140,为了清晰地进行
显示,图1沿周向对网格采取了10倍稀疏显示.本文研究的自然对流问题中温差较小,因此对由于温差
收稿El期:2007.10.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50706053).
作者简介:管宁(1983一),女,山东潍坊人,助理研究员
通信作者:刘志刚(1973一),男,江苏江都人,副研究员.
万方数据
978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9拒
而引起的浮升力项,采用Boussinesq假设[7I.控制方程为
(1)
剿3x+掣=一警+P(煎3.r2+亳2)ay az’P\ 。a1,/
2 1,1。7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