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五土地与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工作任务掌握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范围禁止闲置荒芜耕地的基本措施掌握建设用地补偿的费用范围标准和劳动力安置措施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房地产转让的条件掌握商品房预售的条件房地产禁止转让的情形教学重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基本农田保护的耕地范围建设用地的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房地产开发的基本要求土地产权设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的情形和基本要求房地产产权登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任务一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任务二房地产管理法
项目五 土地与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工作任务】 1.掌握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范围。禁止闲置、荒芜耕地的基本措施。 2.掌握建设用地补偿的费用范围、标准和劳动力安置措施。 3.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房地产转让的条件。 4.掌握商品房预售的条件。房地产禁止转让的情形。 【教学重点】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基本农田保护的耕地范围。 2.建设用地的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 3.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房地产开发的基本要求。 4.土地产权设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的情形和基本要求。 5.房地产产权登记。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任务二 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任务一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一、土地管理法概念 土地管理法是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 二、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是指组织或者自然人依法对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国家土地所有权 (1)城市市区的土地; (2)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没收、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3)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 (4)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5)农村集体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 (6)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的集体所有的土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 (1)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二)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人根据法律、合同的规定,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部分处分权能的权利 。 表现:使用权(利用权)、出租权、转让权和抵押权。 (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 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2.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三、耕地保护制度 (一)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1.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 (1)按照“ 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2)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2.土地年度计划: (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2)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 (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1.依法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有: (1)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2)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3)蔬菜生产基地; (4)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5)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80%以上。 3.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定界。 4.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三)禁止闲置、荒芜耕地(记忆) 1.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耕地: (1) 一年内不用又可以耕种和收获的,应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 (2) 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 (3) 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村集体所有的,应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2.承包经营耕地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