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方古建民居系列——江南的天井院.docVIP

地方古建民居系列——江南的天井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古建民居系列——江南的天井院 图片: 江南民居中合院式住宅也是比较常见的,宅院形制是将四周的房屋联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可以称为“南方天井院”。 “天井院”式住宅的产生与江南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有很大关系。江南人口稠密,丘陵地多,平整的耕地少,因而建房屋宅院时尽可能节约用地,而且三面或四面的房屋都建两层;江南夏季湿热,冬季阴寒,由三面或四面二层房屋围合成一个高而窄的天井,这种设计有利于内外空气对流及冬暖夏凉的效果。 “三间两搭厢”与“对合” 天井院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在浙江俗称“三间两搭厢”;另一种是四面房屋围合中间的小天井,在浙江俗称“对合”,“对合”的正房称上房,隔天井靠街的称下房,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两种天井院都以堂屋(正房一层的中央开间)为住宅中心,它的开间进深大,前面一般不设门窗和墙,与天井直接相通,利于采光和通风。堂屋的后板壁成为太师壁,壁两边有门通后堂。太师壁前的长条几案是堂屋中最重要的家具,几案正中供奉祖先牌位及香炉、烛台,两侧置花瓶和镜子,寓家庭“平平静静”之意。 “四水归堂” 天井的面积不大,宽度相当于正房中央开间,长只有厢房开间大小,加上四面房屋挑出的屋檐,天井漏天部分更加狭小,不过这种高窄天井的设计,具有近似烟囱一样的作用,有利于排除屋宅内的污浊空气。天井还起着室内采光和聚集雨水再通过地沟排水的作用。皖南民居的天井院特点更突出,四面屋多为单面屋顶坡面,雨水全部集中汇流入天井,当地叫做“四水归堂”,洁净的天井汇水还可引入缸中作饮用水。 高墙窄巷 以上说的都是单一的院落,实际上大户人家宅院往往是包括几个天井院的大院落,把若干个“三间两搭厢”和“对合”组合连通。天井院之间为防止火灾蔓延,都将山墙建得高出屋顶,山墙呈错落的阶梯形,称为封火山墙。这样的一个个天井院紧挨相靠,组成条条街巷,同样处于节约地皮的考虑,街巷也多狭窄。于是,高墙窄巷成了天井院村落住宅群体的典型形态。 古建民居系列——古黟民居 黟县属古徽州,县制始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故有“古黟”之称。黟县以特色民居闻名,古黟民居建筑中有两个奇特之处:一是房屋的朝向,二是天井。 房屋朝向 在黟县数以千记的古民居中,大多数房屋是“坐西朝东”或“坐南朝北”的,偶有住家的大门不得不朝南开,主人也设法把门稍微偏一偏,不朝正南。非但民宅,祠堂的大门也不向南开,惟一朝正南开门的,只有旧县衙。 从五行堪舆的角度看,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当地人的风水观念中,使黟县人发祥的“龙脉”起于西北,西北地支在“五行”中属金,而南向地支“五行”中属火。火克金,门向朝南属于“相克脉”,不吉利;二是古代早有说法流传,“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皖南徽州地区在明清时期商业兴旺,经商致富后,返乡买田盖屋,为图吉利也不会把大门开向正南。 天井的设计 黟县的老房子多以院内的小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宅院布局上多为内向的方形或长方形,中间三开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之用。 天井使得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阴雨天时,雨水顺屋面流向天井,经天井四周的地沟排出宅外(待雨水将屋顶瓦面冲刷干净后,也可将落入天井的雨水集汇到水缸)。 据说,房内“天井”是仿效黟县的盆地地形而特意出的,名曰:“可见天日”;还有的说法是因为黟县多经商之人,商人怕“财源”外流,设计有了天井,屋前檐的雨水流入天井之中,再流入屋内下水通道,这叫做“四水归堂”。实际上,古徽州天井的建筑形制可上溯到唐宋,比徽商兴起的明清可要早七、八百年呢。 古建民居系列——祖庙与祠堂 图片: 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始终是封建专制的基础。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血缘的祖宗关系来维系世人,以祖为纵向,以宗为横向,以血缘关系区分嫡庶,规定长幼尊卑的等级。从皇帝家族到平民百姓,形成了从上到下的重血统、敬祖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法社会意识。无论是帝王的祖庙还是庶民的祠堂都是实现宗法统治的场所,因而祖庙和祠堂被视为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 帝王祖庙 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就是帝王祖庙。祖庙的规模,在《周礼》中有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二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祭祖的七庙就是祭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的五庙加上祭祀远祖的昭穆二庙。祖庙的位置,按《周礼》规定:“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就是说在王城中,祖庙的位置应在宫城的左方(东侧),但早期的帝王祖庙没有一座留存下来的,唯一能看到的只有最后明、清两朝的太庙了。 明、清的太庙位于皇城内天安门和端门的左侧,中心部分是三座殿堂。每年在岁末大祭时,将寝宫中供奉的祖先牌位移入太庙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