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文阅读训练四.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古诗文阅读训练四(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13.(1)谢公宿处今尚在,? ?? ?? ?? ??。? ?? ?? ?? ?,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 ?? ?? ?? ??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雄发指危冠,? ?? ?? ?? ?? ???。(陶渊明《咏荆轲》)(4)楚天千里清秋,? ?? ?? ??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岁寒,? ?? ?? ?? ?? ???。(《论语?子罕?》)(7)? ?? ?? ?? ?? ?? ??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长亭送别》)(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游终南山孟郊  ? ?? ?? ?? ??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14.从诗的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 ?? ?? ?诗。(1分)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用“南山塞天地”概括作者游终南山的感受,虽夸张而非怪诞。B.“日月石上生”指作者来到终南,既见日升,又见月出,已经度过了几个昼夜。C.“高峰夜留景”是说在其他地方已经被夜幕笼罩之后,终南的高峰依然美景如画。D.“路险心亦平”中以“路险”作反衬,歌颂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16.“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用得最好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申屠蟠(东汉时人)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有名节。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之。蟠父母卒,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余年。遂隐居学治京氏《易》、严氏《春秋》、小戴《礼》,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病困,以身托蟠。蟠即步负其丧,至济阴,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符传护送蟠,蟠不肯,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家。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年七十四,以寿终。(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 ?? ?)? ? (2)而不加哀矜(? ?? ???)(3)配善其言(? ?? ?? ?)? ? (4)学无常师(? ??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A.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B.足以感无耻之孙C.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D.为符传护送蟠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①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 ②投传于地而去③子居病困,以身托蟠? ? ④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2)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21.作者认为申屠蟠是一位“高士”,依据文意,申屠蟠具有哪些高尚品质?(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送李愿归盘谷序(节选)韩愈愿①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圣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②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注]①愿:指李愿,韩愈之友,因对权贵不满而隐居于太行山南面的盘谷。②车服:代指官职。古代以官职的品级高低决定所用车子和服饰。22.中学课本里与本文文体相同的课文有? ?? ? 。(1分)23.依据第一段文意,不属于描述“大丈夫”的一项是(? ?? ?)(3分)A.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 B.坐于庙朝,进退百官C.入耳而不烦? ? D.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24.人们所称赞的“大丈夫”,其实质是 (2分)25.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是 (3分)26.我们应如何辩证地看待李愿言语中所流露的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