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文化和齐文化经济比较
赵文化和齐文化经济比较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XX年,卫献公的弟弟“出奔晋,织邯郸,终身不言卫”[1]这是研究邯郸城市经济的最早的一条资料。说明邯郸的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行业分工或行业内部分工较细。[2]“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3]这句话突出中牟的重要性,而邯郸和三晋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又在中牟之上。当时邯郸还不是都城,其地位的重要性主要应该是依靠经济因素的支持。[2]邯郸之仓库实”[4]先秦时期仓和库是有严格区分的,仓用于储存农产品谷物,库用以储存手工业制品、车马兵甲宝物等。邯郸以仓库富实著称,可推断春秋后期的邯郸,在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手工业和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经济的性质。[2]
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6]齐国是沿海国家,“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5]齐国针对“地卤而人民寡”[5]的情况,因地制宜,“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5]变革周的单一农业,农桑并举,开荒种地,重于手工业、盐业和商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农工商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之路。齐地的富庶自古为人称道,“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5]“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5]此种描述,反映临淄的人民生活,发达的经济背景下有着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丰富的精神生活又有临淄发达的物质财富做保障
二
(一)赵国和齐国都发展了多元化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非常繁荣。当时人很具经济意识。“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5]。多元经济的发展是使赵国齐国成为了经济大国
“邯郸之仓库实”反映赵国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富实。说明赵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赵氏在做晋国公卿的时候就有农业上的改革措施,实施经济和税制改革,以240步为亩,将亩扩大了1.4倍,从而鼓励人民开垦荒地。[7]赵国经济发达,邯郸当时是有名的商业大都会。“民俗急,仰机利而食”[5]赵人又多算计,投机取巧,可以看出赵国人很有商业意识。“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6]“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5]邯郸聚集了不少的商人。“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5]说明了邯郸冶铁业的发达
齐地因地制宜,发展农工商并重的多元经济。农桑并举,开荒种地。“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5] “商工之利,便鱼盐之利”[5]管仲实行四民分业的政策,是多元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有利的政策
(二)赵国和齐国工商业的发达是两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
赵国经济繁荣,赵国人的经商意识很强,而且赵邯郸聚集了一大批豪商大贾。吕不韦行商于邯郸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6]恰是重商贾的事实。也是商业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赵国的手工业的分工已经很细致。冶铁业尤其发达,“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5]可见冶铁作坊和生产规模之大
齐国以工商立国,“通工商之业”,管仲的四民分业,使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四民分业政策造就了专业技术人才,使从业者“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弟子之学,不劳而能”[4]然而“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卓”[8]另有“关市饥而不征”的优惠政策。对于工商业出现了“禁末”和“抑商”两个分支:“禁末”是控制奢侈品生产,“抑商”是抑制、打击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祸国殃民的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行为。因此,不但不是对重工商的削弱,反而是对重工商思想的完善和发展。[9]
(三)在农业方面,赵国发展相对不足,而齐国则很重视农业发展
赵氏在做晋公卿时,采取过鼓励人民开荒垦地的政策,晋国时,“邯郸之仓库实”也反映邯郸农产品富实的状况。但赵地“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6]赵人不事农桑。就使得赵国的农业发展相对不足。与齐国相比也缺少一些农业政策
齐国农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先是姜太公时,农商并举而重工商,这是当时地理环境决定的。第二阶段,到管仲时,国土拓展,国力强盛。农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四民分业”把农业摆在首要位置。管仲认为“民事农则田恳,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地广”第三阶段,由重农思想发展为农本思想
参考文献:
[1]春秋谷梁传.见:胡广文、康香阁.赵文化资料汇编及注释[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8.
[2]孙继民,郝良真.西汉邯郸经济试探.见:先秦西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10
[3]韩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