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东北地区新蚤属一新种记述及有关问题讨论-四川动物.PDF

我国东北地区新蚤属一新种记述及有关问题讨论-四川动物.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东北地区新蚤属一新种记述及有关问题讨论-四川动物

四川动物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1988 7(1) 我国东北地区新蚤属一新种记述 及有关问题讨论 * 黄 贵 萍 谢 音 凡 (贵阳医学院) ( 哈尔滨市地方病防治站) 1979 年从哈尔滨市一只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身上采得2 只未定名新蚤属蚤,1979— 1983年又陆续采得此种蚤。后在复查整理以往标本的过程中,又发现1951—1959及1978年均 曾采得本种。此外在吉林、内蒙和黑龙江省的几个市、县也均获得此种。经反复核查鉴定认 为是新蚤属(Neopsylla Wagner ,1903)一新种,命名为单齿新蚤(Neopsylla monodenta- tiformis)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属于Hopkins Rothschild 1962 所定的多毛组(setosa group ) , 以雄性抱器不动突和可动突的形状与本组的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formi s Wagner , 1893) 相近,但又主要以雄性第8腹板前缘有一结状突,第9腹板后臂腹缘具一列一组刺 形鬃及雌性受精囊的形状等,而区别于二齿新蚤。兹将两种蚤的主要特征比较如下: 表1 单齿新蚤与二齿新蚤主要特征比较 特征 单齿新蚤新种 二齿新蚤 ♀:触角梗节鬃 短,端长鬃仅达棒节之1/2 长,端长鬃可达棒节末端 近椭贺形(或圆形),背缘弧形 近椭圆形,背缘平直,长:宽约为 受精囊头部 凸起,长:宽约1.1-1.35:1或1:1 1.5:1 受精囊尾部 较宽短,长:宽约为3 :1 较长,长:宽约为4 :1 受精囊管 较短(图5 ) 较长 ♂:第8背板前缘 无齿状前突(图1) 有齿状前突 第8腹板前缘 有一结状前突(图1) 有一大拇指状前突 自肘部到端部逐渐狭窄,呈狭长 自肘部到端部渐增大,呈棒状 第9腹板后臂 等腰三角形(图1、4 ) 第9腹板后臂 一列,一组,11—14根,大小约 一列,二组,近基组5或4—6根, 腹缘刺鬃 相同,刺鬃间无角状凸 较短面色深;近端组8—9根,两 组间具角状凸 阳茎杆 较短(图9 ) 较长 形态记述 头 额突小,约位于额缘的中位或退化。额鬃列4—6根鬃。触角梗节鬃♂者短,♀者 * 本文承李贵真教授指导并大力支持和帮助,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所马立名大夫赠给吉林标本,哈尔滨市地方病 防治站的王树林、郭凤仪、陈曙光、张德录、孙维俭、刘俊等同志参加采集标本,一并致谢。 5 仅达棒节1/2。后头鬃3列,分别为5—7,6—7,6—7。胸 前胸背板具2列鬃,分 别为5—9和6—9根,前胸栉具21根刺。中胸背板颈片近背缘处有假鬃,两侧共1—3根。 后胸背板无端小刺,后胸后侧片有9—19根鬃,排列不甚规则。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