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年细菌抗药性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近年细菌抗药性演变

台湾近年细菌抗药性演变【摘要】 抗药性的增加,代表细菌引起的伤口感染、菌尿症、败血症、腹泻、肺炎等疾病,将再度回到还没发明抗生素前的情况,成为致命杀手。为了避免开历史的倒车,严密监测细菌抗药性的改变,是非做不可的工作 【关键词】 台湾 细菌抗药性 演变 台湾微生物抗药性监测计划(Taiwan Surveilla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简称TSAR,目标是定期监测不同细菌对各样抗生素的抗药性变化,并侦测新兴或正在浮现的抗药菌 台湾医药界微生物抗药性的严重性,是学术研究机构与政府机关,过去几年持续探讨及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微生物抗药性的普遍性及趋势变化,何曼德院士在1997年回台主持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组时,便将此当作主要工作目标 TSAR主要侦测由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所分离出的细菌病原。1998年开始第一阶段(TSARI),从分布在台湾北中南东四个地区的医学中心及区域医院收集菌株,由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组的微生物谘询实验室进行抗敏性测试,每次计划期间间隔两年。何院士于XX年初退休回美后,TSAR在代理主任黄昆岩先生及现任组主任苏益仁先生的领导下,已顺利完成四期监测(TSARI~IV,1998~XX年) 1 抗生素及细菌分类简介 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类包含: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子菌素类(cephalosporins)、大分子类(macrolides)、四环霉案类(tetracyclines)、胺基醣苷类(aminoglycosides)、叶酸抑制类(磺胺复方剂)和喹喏酮类(quinolones)。青霉素类与头孢子菌素类皆属于β-lactam类抗生素 不同种抗生素在细菌作用的目标不一样,有些是抑制细菌细胞壁或蛋白质的形成,有些是抑制细菌染色体中的某基因功能而导致细菌无法复制繁殖。但不是所有抗生素都适用于每一种细菌。细菌最常见的简单基础分类法为格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是因为细菌的细胞壁结构不同而影响染色结果。一般可分成格兰氏阴性及阳性的菌类。例如,临床上最常见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格兰氏阴性的杆状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则为格兰氏阳性的球状菌 细菌间因细胞壁与细胞膜结构及新陈代谢方式的不同,加上有些细菌天生内具的一些基因,都影响它们对不同类抗生素有不一样的感受性。如果因为其中一项因素,而使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具有抗性,此称为内具或天生抗性(intrinsic resistance)。但细菌可因经过演变(如在有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的环境),产生基因突变;或可因具单一或多种抗药基因的质体(plasmid)、转位子(transposon)或入子(integron)的互相交换或转移,而变成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具有抗性,此称为后天抗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此报告中的抗药性皆为后天抗药性 2 台湾抗生素的使用 使用抗生素是影响细菌抗药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抗生素使用越多,细菌抗药性越高,台湾的情形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故要讨论台湾细菌抗药性的演变,就必需先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何曼德院士等主持的抗生素使用调查显示,岛内门诊病人最常使用的抗生素为:aminopenicillins(amoxicillin及ampicillin,两者是aminopenicillins中最常见的抗生素)(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子菌素、四环霉素(tetracycline)、大分子类的红霉素(erythromycin)及复方磺胺,共占了所有门诊病人抗生素使用量的75%以上。这五种抗生素因其作用较窄,皆为第一线抗生案 全民健保局于XX年2月,实施限制使用抗生素治疗门诊病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政策以后,XX年抗生素使用总量降低XX年(1997-XX年)最常使用的前五类抗生素为:头孢子菌素类、胺基醣苷类、青霉素类、喹喏酮类及大分子类,共占约80%。在头孢子菌素类中,以第一代头孢子菌素药类占最高比率,高过85%,而属于后线抗生素的第三代与第四代头孢子菌素药的使用,则持续由1997年的4%增加至XX年的9% 在胺基醣苷类中,第一线的gentamicin使用最多,每年占大于80%。而在青霉素类中,第一线的aminopenicillins(amoxicillin及ampicillin)则占一半以上。在喹喏酮类中,旧的喹喏酮类,因作用范围狭窄,其使用由1997年逐渐降低,相对的新的氟化喹喏酮类(fluoroquinolones)则由1997年逐渐增加。而其他的后线抗生素,如glycopeptide中的万古霉素(vancomycln)及carbapenem中的imipenem,各因多重抗药格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