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汞的测定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征求 .doc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汞的测定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征求 .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汞的测定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征求

附件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标准编制组 二○一五年八月 项目名称: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 项目统一编号:2012-48 承担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编制组主要成员:杨勇杰 狄一安 周瑞 于跃 李玉武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谭玉菲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张 朔 目 录 1 项目背景 3 1.1 任务来源 3 1.2 工作过程 3 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4 2.1 汞的环境危害 4 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5 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6 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6 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8 3.3 与本标准的关系 8 4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9 4.1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 9 4.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9 4.3 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 9 5 方法研究报告 10 5.1 方法研究目标 10 5.2 方法原理 12 5.3 干扰与消除 12 5.4 试剂和材料 12 5.5 仪器和设备 12 5.6 样品 15 5.7 分析步骤 16 5.8 结果计算与表示 17 5.9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8 6 方法验证 19 6.1 方法验证方案 19 6.2 模拟烟气反生装置 19 6.3 方法验证过程 20 6.4 方法验证报告 23 7 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 23 8 标准实施建议 24 9参考文献 24 附一方法验证报告 26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标准司向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下达《》任务书,项目统一编号为2012-4。 任务下达后,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了标准编制组。 标准编制组根据国家环保标准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检索、查询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确定标准方法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编制组确定了本标准制定主要依据美国EPA Method 30B燃煤污染源中气态总汞的测定活性碳吸附管法。编制组参照该标准开展实验测试工作,确定了本标准方法的各项特征参数,并于2012年6月提交开题报告和标准文本初稿。 1.2.3 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和制定原则 2013年5月9日,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开题论证会,与会专家通过质询、讨论,提出了以下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 (1)鉴于本标准主要参照美国EPA Method 30B,研究提出本标准名称修改建议及适用范围; (2)注意本标准与相关排放标准和其它采样方法的衔接; (3)研究与活性炭吸附管采样法相配套的分析方法; (4)研究确定适用于本标准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的验证方法。 编制组按照专家组意见开展深入研究,并于2014年4月23日召开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讨论会,专家组根据编制组最新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以下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 (1)标准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加装高效脱硫、脱硝、除尘的燃煤电厂; (2)标准名称改为“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法”; (3)精密度和准确度采用实验室模拟烟气进行,选择典型地区开展实际样品的测定; (4)增加对活性炭管的质量要求; (5)其它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本标准中活性炭中汞的分析。编制组根据上述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了修改,并开始标准的验证工作。 1.2.4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组织方法验证 2014年月到20年月 标准编制组按照计划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开题论证意见,。20年月到20年月组织了家实验室进行方法验证。20年月,进行了数据的汇总和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 1.2.5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含方法验证报告)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T168-2010),《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第41号公告),《国家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制修订工作暂行要求》(环科函[2009]10号)的相关要求编写标准编制说明 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2.1 汞的环境危害 汞污染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高度的生物富集性、强毒性等特性,并且环境中任何形式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剧毒的甲基汞,因此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主要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控制汞的使用量和排放量。总体来看,在汞污染排放量降低后,多数严重工业污染区水体中鱼类或其它生物体内Hg含量水平明显下降[10],汞污染问题似乎得到了有效控制,或者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科学家在没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