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庚子赔款办学五位关键人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成庚子赔款办学五位关键人物

促成庚子赔款办学五位关键人物关于庚子赔款与退款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弃都而逃。1901年,清廷被迫同列强签订《辛丑各国和约》(简称《辛丑条约》)。条约第六款规定,赔偿俄、德、法、英、日、美、意、奥8国及比、荷、西、葡、瑞、挪6个“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项4.5亿两白银,年息四厘,分39年按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还清,以关税、常关税、盐税作抵押。庚子赔款各国分配率为:俄28.97%、德XX年,美国国内发生了歧视和排斥华工事件。消息传来,国人对美帝国主义产生了普遍恶感,一时间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和天津等地市民针锋相对地开展抵制美货的斗争。这种情况引起了美国的恐慌,为挽回这一局势,平息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1907年1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 “美国政府除确实费用及一切损失赔偿1165万元(此处指美元)之外,所余1XX年分付赔款内减还 美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总统咨文及退还部分庚款案,并授权西奥多“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促成庚款办学的 五位关键人物 第一个人是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曾任林肯总统私人秘书的海约翰是促使美退还庚款最早的动议者,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后,海约翰多次表示赔款数目过大,赔款“会给中国造成灾难”。他先是阻止欧洲列强以瓜分清廷领土替代货币支付,继而又反对索要过重赔款。在削减庚款总额的斡旋失败后,海约翰曾主动考虑率先由美国单独退还庚款超额部分,以促使其他列强转变态度 1901年5月28日,海约翰给驻华公使柔克义发电报,“把赔款问题移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以图减少赔款”。1904年12月6日,海约翰授意柔克义,草拟退还部分庚款的备忘录给国会,备忘录有如下文字:“经调查,美国公民在义和团时期所遭受的损失以及美国军队的开支并非最初估计的那么多,鉴于这一事实以及中国目前的财政困难和我们以前也有过向中国退还多余部分赔款的政策,特向国会提出庚款对中国是否存在不公正问题是我的职责,退还部分庚款对减轻中国沉重的债务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这一建议获得国会批准,我建议授权行政部门通知中国政府,此后美国只要求赔款总数的一半。” 1904年12月初,驻美公使梁诚拜会国务卿海约翰。海约翰明确答复梁诚,鉴于清廷已答应其他列强以金代银,美国理应同等享受,但为缓解还金带给清廷财政的负担,美可以退还庚款多余部分。因此梁诚1905年1月19日发电报给清廷外务部,电文有如下记述:“海为动容,默然良久,乃谓庚子赔款原属过多。海云贵大臣所言确有主理,自当极力代谋,惟总统甫得蝉联,举动不宜过骤,易徐图之,必将得当以报……不如因势利导,趁风收帆,乘其一隙之明,藉收已失之利,约计将来减收之数,较还金亏耗必可相抵有余。诚当随时运动,遇便催办,务期早日议行,免致事久生变。” 第二个人是中国驻美公使梁诚。梁诚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东黄埔人。1875年,未满12岁的梁诚考取了第四批留美学生。1881年,尚未毕业的梁诚即与其他留学生一起被召回国,初在总理衙门任职,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1903年至1908年初,他以三品卿衔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国,反复据理交涉,为国争权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赔款份额已定,但到底是用黄金赔,还是用白银赔,条约并未规定。1904年之前,清廷每年用白银赔偿各国,此后发生异议,一些国家提出必须用黄金赔,因为金贵银贱。美原本同情中国,独倡白银支付,但这一年也变了。为此,1904年12月初梁诚与海约翰谋面,寻求解决办法。梁诚表示:“用金用银出入虽属不多,然现今中国为赔款罗掘俱穷,一概还金,势须加增租税,民间难于负担,仇洋之念将日益高涨,大局很可能受到动摇,祸患何堪设想。”海约翰动容,沉默良久,慢慢道:“庚子赔案实属过多……”梁诚机敏地捕捉到美认为庚子赔款有“浮报冒报”而“实属过多”这一信息,便立即放弃支付赔款方式的话题,转而请求美国带头核减赔款数量:“各国若将赔款核减,于我财政殊有补益,贵国如能倡者,义声所播,兴起闻风矣。” 如上所述,梁诚发给清廷外务部电函清楚地证明,当他得知海约翰告知“庚子赔款原属过多”后,即因势利导,趁风收帆,避实(放弃付金付银问题的交涉)就虚(借收已失之利,约计将来减收之数,即庚款超额部分),以此来相抵还金的亏耗。梁诚表示他将“随时运动,遇便催办,务期早日议行,免致事久生变。”长于涉外的驻美公使梁诚,当机会出现时,自然不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