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炉课程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能与动力工程2008级课程设计 题号:61 学号热能0801班 姓名:杨达 课程设计题目(61) 1.炉型 连续加热炉 2.生产率 35.6t/h 3.加热料坯尺寸 180×180×2700 mm 4.钢种 普碳 含碳量 0.45% 出炉温度 1180℃ 5.钢坯出炉时允许断面温差小于100~300℃/M 透热深度 6.燃料 重油 T=100℃ 7.空气预热温度 200℃ 8.有效炉底强度 500kg/h.m2 9.环境温度 20℃ 第一部分 初步设计 1.1 炉型 1.1.1、生产方式:连续式 1.1.2、炉型:推钢式加热炉 1.1.3、加热制度:三段式加热 1.1.4、加热方式:双面加热(厚度大于100mm ) 1.1.5、装出料方式:端进端出 1.1.6、布料方式:单排布料 1.1.7、炉顶形式:拱顶 1.2 炉衬的结构:三层浇注料 1.3 燃料:重油 1.4 燃烧装置:采用有焰燃烧 1.5 供风装置:供燃料用:离心式风机 供通风用:轴流式风机 1.6 排烟方式:烟囱排烟 1.7 冷却方式(系统):水冷 1.8 仪控系统选取 1.9 炉门选取 1.10 预留孔洞;钢铁支架 1.12 余热回收 二、 技术设计 2.1 燃料燃烧计算 2.1.4、单位燃料完全燃烧空气需要量与燃烧产物量 理论空气需要量Lo 实际空气需要量Ln 实际燃烧产物量 燃烧产物的成分与密度 燃烧产物的成分 燃烧产物的密度 理论燃烧温度与实际燃烧温度 2.2 炉膛尺寸确定 炉子内宽 2.3.1三段式温度制度各点温度的确定 2.4加热时间的确定 预热时间计算 T=3280s 加热时间计算 T=2598s 均热段时间计算 T=1200s 2.6 砌体设计(预热段,加热段计算) 2.7 灰缝、膨胀缝和砌体尺寸 2.8 拱形结构设计(尺寸,材质——预热段,均热段,加热段) 2.9炉子的金属结构 主要构件(侧立柱,拱脚梁,拉杆) 拱顶金属结构计算(拱顶的体积和重量,钢结构计算) 2.9.3、炉底水管强度计算 纵水管强度计算 ,横水管强度计算 2.10 燃料消耗计算 热收入项与热支出项计算 2.10.1、收入项各项热损失计算 2.10.2、支出项 2.10.3、计算主要指标 燃料消耗量B 单位实物燃耗b 单位标准燃耗 单位热耗R 炉子热效率 2.12 预热器设计 空气预热温度 240℃ 空气预热前温度 5℃ 预热空气量 烟气预热温度 620℃ 进预热器烟气量 2.12.2、预热器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 (1)确定预热介质的流动形式 (2)预热器后废气温度 450℃ (3)烟气与被预热空气的平均温差 406℃ (4)传热系数计算 (5)总传热系数计算 (6)预热器壁温的核算 (7)换热面积计算 (8)管子排列计算 三、 主要参考文献 【1】热工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科技大学 1991 【2】燃料及燃烧 第2版 朝昭沧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3】钢铁厂工业炉设计参考资料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79 【4】传热学 第2版 改编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冶金炉热工与构造 陈鸿复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 * 1.2 0.3 0.2 0.6 0.5 12.1 85.1 % W A S N O H C 成分 17 12 5 下加热 12 8 4 上加热 9 6 3 均热段 总个数 侧烧嘴 煅烧嘴 *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