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文word文档库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科技成果项目简介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处
通讯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邮政编码:257061
联系电话:(0546)8392930
传 真:(0546)8392930
网 址:/
E-mail: kjczw@学 校 简 介
中国石油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是国家“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面向石油、石化及全社会办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校园占地4000亩,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图书馆藏书145万册,学校建有研究生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目前拥有13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有专职教师1000多人,其中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500多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0多人。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硕士点47个。现有24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1个研究院,25个研究所,50个研究室。另建有炼油厂、机械厂、仪表厂及泥浆添加剂试验厂等4个科研实验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近年来科研工作有较大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油藏描述、高压水射流应用技术、重油加工理论及应用等十几个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在承担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等重大多学科联合的攻关项目方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目前学校拥有一大批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并建有国内独特的科研实验专用大型试验装置20多台(套),如悬浮床加氢、两段催化、模拟井测量系统、高压水射流、套管综合试验台、井筒人工举升和储运大型环道试验装置等。经多年科学研究已基本形成一支水平较高、老中青相结合的600多人的专兼职科研队伍,已具备科研联系实际打硬仗和解决油田及企业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石油、石化和地方等企业的支持下联合攻关已取得丰硕成果,并得到较高评价,已初步成为石油、石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目 录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
石油工程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35
化学化工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69
山东石大科技研究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02
机电工程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12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27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41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56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158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科技成果项目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资料数据处理
地球物理学在油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及测井地质学
储层沉积地质学
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
应用矿物岩石学及测试技术
资源地球化学
油藏地球化学
造山带与盆地
地应力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油区构造解析
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工程
计算机应用地质工程
油田水文地质
GPS、GIS、RS技术的集成与实现研究
一体化数字测图技术研究
大型构筑物形变检测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
油气运移、聚集机理及模型研究
主要研究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机理、理论和方法,建立油气运移、聚集的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为勘探目标的选择提供量化依据。“八五”和“九五”通过对东营凹陷和准噶尔等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的剖析,深入研究了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动力学条件、运移规律及主控因素建立了压实流盆地油气运移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形成了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盆地流体动力学环境及流体势场分析;
●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特征与规律研究;
●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运移方式;
●不同运移通道的油气运移模式和模拟方法;
●油气运移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综合分析;
●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目标综合评价。
油气成藏机理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
主要研究油气藏形成的机理及盆地压力场、温度场和应力场(“三场”)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咽及对油气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
●根据不同盆地油气藏分布的现状,从宏观上研究盆地的“三场”性质和特征,分析三场的成因机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ict时代下的全面扁平化趋势时代下的全面扁平 - zte corporation.pdf
- 龟象学(turtology) - 元码输入法.pdf
- 一种光纤光栅非接触机械振动传感器的研究 - 中国机械工程.pdf
- 页岩气水平井固井碰压关井阀的研制及应用 - 断块油气田.pdf
- mn 掺杂mgf 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铜仁学院学报.pdf
- chap2 基本流场 - 中兴大学机械系.pdf
- 改进的带签名者意向的结构化多重签名方案.pdf
- 台北市立松山高级中学9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高三化学科试题.doc
- 基底细胞腺瘤.pdf
- 犘犚犈牦犈荦犜犅犻犮犾犻狇狌豺 - 计算机学报.pdf
-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pt
- 教专研成果报告101p-046(胡慧玲) - 南亚技术学院.pdf
- j2ee平台技术在气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pdf
- 114_环境新闻学 - 科学新闻写作网.ppt
- 白车身动态灵敏度应力分析的等效子结构法 - 东南大学学报.pdf
- 一轮复习:中考化学物质碳和碳的化合物.pdf
- 基于多级小波分解的人脸图像光照补偿方法 - read.pdf
- 嘉药学校财团法人嘉南药理大学106学年度四技二专甄选入学招生甄选 .pdf
- 二氧化钛与亲水性silicone-polyester 掺合物之光触媒效果.pdf
- 水上基坑围护结构方案设计与分析 - 岩土工程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