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想功是一个极限值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以上讨论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如何利用这些定律来指导能量的合理使用呢? 目前进行化工热力学分析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①损失功法 ②火用分析法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1)理想功 定义:体系以可逆方式进行一定的状态变化,理论上可产生的最大功或理论上必须消耗的最小功,称为理想功。 也就是体系从状态1完全可逆的变化到状态2时的最大功或最小功。 完全可逆是指:状态变化可逆; 传热可逆(物系与环境)。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状态变化可逆是指物系内部所有变化都是可逆的,若物系进行化学变化、相变化、膨胀、压缩等过程都是在可逆条件下进行,过程的推动力无限小。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传热可逆是指物系与环境间的换热也必须是可逆的,即体系只与温度为T0的环境进行可逆的热交换。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我们周围的大气。由于环境热容量大,因而环境可视为体系外的一个恒温热源。 由此可见,理想功是一个极限值,任何实际过程的功都不可能高于(或低于)理想功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2) 理想功的计算式 ①非流动体系理想功的计算式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Q + W W= ΔU- Q 若过程可逆,则 Δ St = ΔSsys+ Δ S sur=0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式中: W R——体系对环境或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可逆功。它包括理想功和抵抗大气压力P0所作的无法利用的功P0(V2-V1)。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所以 Wid=(U2-U1)-T0(S2-S1)+ p0(V2-V1) 由以上讨论,对非流动体系我们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⑴理想功决定与体系的始、终状态和环境的状态,与过程无关; ⑵体系发生状态变化的每一个实际过程都有其对应的理想功。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② 流动过程理想功的计算 对于稳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若可逆传热 Q = T0ΔS ∴ Wid =ΔH-T0ΔS 稳流过程理想功的定义式和计算式,由于ΔH, ΔS是状态函数,因此稳流过程理想功与途径无关。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在实际运用时,大家要注意以下3点: ⑴式(5-41)忽略了进出口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完整的表达式为: Wid=ΔH+1/2Δu2+gΔZ- T0ΔS ⑵体系经历一个稳流过程,状态发生变化,即可计算其理想功,理想功的值决定与体系的始、终态与环境温度T0,而与实际变化途径无关。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⑶要区别可逆轴功与理想功这两个概念 Wid = WsR + Wc 对绝热过程 Wc=0,故 Wid = WsR 对不作轴功的过程 WsR=0,故Wid = Wc 实质上,可逆轴功仅考虑状态变化所作的功,没有考虑体系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2 )损失功 定义:体系完成相同状态变化时,实际功 和理想功的差值,即 Wl = Wac - Wid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对稳流体系 对可逆过程 Wid =ΔH-T0ΔS 对实际过程 Wac =Ws=ΔH-Q 又 -Q= T0ΔS sur ∴ Wl = T0ΔSsys + T0ΔS sur = T0ΔS t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结论 Wl = T0(ΔSsys +ΔS sur) = T0ΔS t ⑴ ΔS t增大, Wl增大 ⑵ T0升高, Wl增大 ⑶ 可逆过程: ΔS t=0, Wl=0 实际过程: ΔS t>0, Wl >0 节流过程 5.4 理想功和损失功 实际过程的能量利用情况可以通过损失功来衡量,也可以用热力学效率来衡量。 对产功过程: 对耗功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电阻率测深有限元正演模拟中的边界影响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 .pdf
- 镧系金属与含羧酸配体配位聚合物调控及性质 -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 abb禁用限用物质清单v17版2016年1月04日生效 - abb group.pdf
- 海绵状纤维素制品的研究进展 - 林产化学与工业.pdf
- 核岛结构设计地基场地及计算基底效应研究 - researchgate.pdf
- 系材料的热力学分析与显微结构研究 - 无机材料学报.pdf
- 创业学(第七章).ppt
- 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若干科学问题.pdf
- 用二元相位调制实现啁啾纠缠光子对关联时间的压缩 - 物理学报.pdf
- umvue与充分完备统计量.ppt
- 结构光量测与相位展开.pdf
- 105-2 书报讨论行程表更新10600406 -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电机资讯 .ppt
- 低品位钛渣水热重结晶提高钛铁矿钛品位的研究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doc
- 全身垂直振动引起的腰椎椎间盘突出职业疾病认定参考指引一、导论.pdf
- 废旧锂离子电池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铁氧体研究.pdf
- 人行天桥振动时程分析方法的研究 - 陈学伟.pdf
- 多层介质中电磁波的反射与透射.pdf
- 线性eiv 模型的tls 估计及其典型应用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 联合收割机hypneu农业、机械应用举例.pdf
- 2014年三季度铋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刘麦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 .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