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洲洲·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汇编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基础。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播种面积占总耕地的65%,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受内部地理条件侧翼的影响,形成了专业化分区。 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小麦以春小麦为主 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P66活动 1.读表4.2,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人均耕地多,粮食总产量高、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的1/3.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 0.31 0.21 0.1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人均耕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耕地减少,粮食供应越显紧张。因此,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荒)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完善农业基本设施,确保稳产高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 五、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可持续发展方向: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3)方向: (1)存在问题: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2)发展重点: ①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②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③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2、 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2.草原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①草场退化加剧(过度放牧) (2)发展方向: ②草类枯干期长 (3)发展重点: 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①采育失调,以采伐为主 (2)发展方向: ②毁林开荒、森林火灾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农业”,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及配套加工业。 (3)发展重点: (4)发展目标: 特色经济作物 实现由原料型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过度砍伐 东北的次生林 东北的水土流失 三江平原的稻-食用菌-鱼-貉符合生态模式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这样保护了西部草原生态,使中部粮食就地转化,密切了两地联系,延长了产业链。 大棚内人工栽培人参 山地人参栽培大棚 P68活动:珠三角基塘农业 基塘景观 基塘生产环节的联系 1.根据下面的材料,归纳珠三角发展基塘生产的有利地理条件。 珠三角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 北回归线从珠三角的北部穿过。 桑树和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 水产品在广东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地形低洼,水源充足 光热丰富 经济作物种类多 交通便利 市场广大 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基塘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加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 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