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职专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VIP

闽侯职专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侯职专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闽侯职专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3. 试题答案填入答题卷。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脉脉(mài) 百舸争流(gě) 青荇(xìng) 跫音(qióng) B、佝偻(jū) 蓊蓊郁郁(wěng) 媛女(yuàn) 静谧(mì) C、似的(shì) 挥斥方遒(chì) 鷁首(yì) 熨帖(yù) D、壁龛(lǒng) 亘古不变(gèn) 坍圮(pǐ) 踟躇(ch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寥廓 漪沦 袅娜 风致 B、眉黛 缥渺 邂逅 罗绮 C、拜谒 树阴 蝉蜕 倩影 D、朦胧 休憩 婀娜 翌日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离开)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水深而清)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清而浅) ④携来百侣曾游。(携:带,拉着;来,助词) 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势高峻)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4、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有些人看来,_________。不错,高尚的东西容易流行,但是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高尚。就拿现在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来说,有的是健康的、高尚的,而有的则是些低级趣味的。 A.流行的东西不是好的、高尚的 B.流行的东西就是好的、高尚的 C.流行的东西必定总是好的、高尚的 D.流行的东西未必总是好的、高尚的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班主任最近经常在班上发号施令,要大家做好公共卫生,防控“霍乱”。 B.每晚七点半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结束后,紧接着便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天气预报》节目。 C.一部人类文明史,便是一部人类不断接受自然和社会挑战的历史,亘古不变。 D.为了使大坝早日建成,工人们日夜奋战,挥汗如雨,淋漓尽致,终于如愿以偿。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 B、今年国内轿车市场异常火爆的行情,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之外。 C、在庆功会上,我始终端详和聆听着抗洪英雄王刚的事迹报告,不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D、现在某些大型企业生产技术先进,技术和操作岗位的分界比较模糊,没有白领和蓝领之分。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得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所以,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我便想像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的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怕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