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优秀外交家曾纪泽.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近代优秀外交家曾纪泽

我国近代优秀外交家曾纪泽曾纪泽,为曾国藩之长子,从小勤奋好学,除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外,对于欧洲近代 科学文化也热心探究。1872年曾国藩去世,33岁的曾纪泽在家为父守墓,靠着一部英文字典 和一本英汉对照的《圣经》,开始自学英文,后来达到了能用英语交谈,用英文写诗的程度 。1878年,曾纪泽出使英、法,由此走入外交生涯。1880年,曾纪泽奉命赴圣彼得堡与俄国 进行索回中国领土伊犁的谈判斗争,经过极为艰苦的外交斗争,从沙俄已经到手的侵略利益 中收回了一些国家重要权利,使这次谈判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外交谈判。 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 1865年,在英俄势力卵翼下的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境内)摄政王派遣其军事头目阿古 柏率领一支浩罕部队侵入我国南疆,先后攻占叶尔羌、和田、乌鲁木齐、土鲁番盆地,侵占 了我国南疆全部和北疆的部分地区。1871年6月,沙皇俄国政府派出一支”伊宁远征军”越 过中俄边境,侵占了我国伊犁九城,并悍然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 1876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师收复新疆。左军兵分三路,战略目标为先平定南疆回乱,再 克乌鲁木齐扫平阿古柏非法政权,最后收回伊犁。左宗棠军行急速,6月攻克古牧地,打开 了通往乌鲁木齐的通道,8月收复乌鲁木齐,11月收复玛纳斯,第二年4月顺利攻克吐鲁番和 托克逊城,阿古柏政权土崩瓦解。左宗棠成功收复全部新疆领土的军事胜利,粉碎了外国侵 略者企图利用阿古柏政权向我新疆内地蚕食的阴谋,为进一步以外交谈判收回伊犁创造了条 件 1878年10月,清政府派遣吏部侍郎崇厚为钦差大臣,赴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昏庸颟顸 的崇厚在俄方代表的威胁利诱之下,签下了《中俄交收伊犁条约》。这个条约虽然从俄国手 中要回了伊犁,却将伊犁周围十分之七的土地全都割给了俄国,伊犁城处于俄国西、北、南 三面包围之中,俄国人什么时候要取伊犁,中国人毫无阻挡之力。条约还准允俄国在嘉峪关 、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等七处地方增设领事,开辟了两条通往中国内地的中俄商 道,这不仅扩大了俄国在新疆的势力范围,而且将其势力范围推展到中国腹地。俄方代表还 将他们对伊犁的侵占,说成是”代收、代守”,向中方勒索赔款500万卢布,这更是贪婪狡 诈之极 崇厚所签条约,显然又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条约竟是在左宗棠横扫新疆收复失地 ,大获全胜的背景下签订的,故而不能不引起举国舆论大哗,群情激愤。老百姓”街谈巷议 ,无不以一战为快”;士大夫则纷纷要求”反中国积弱之弊,消俄人蚕食之谋,慑外人觊觎 之心,振志士奋发之气”;各路封疆大吏也纷纷上书,要求更改条约,参劾崇厚 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也觉得崇厚所订条约有碍大局,决定拒绝批准”崇约”, 改派曾纪泽前往俄国改约 1880年3月,远在英国伦敦的曾纪泽接到了清朝总理衙门委任他为赴俄谈判大臣的命令 。他立即意识到这一次的谈判任务非同一般,极为艰巨,将其称之为”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 ,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 曾纪泽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对于这次谈判的艰难作了一番深刻估计,说:”夫全权大臣 与一国帝王面订之件,忽欲翻异,施之至弱极小之邦,然且未肯帜然顺从,况以俄之强大, 理所不能折,势所不能拙者乎!刻下函牍未至,不知其详,不审所任之事是否犹可措手。纪 泽所惧者,入其境而见轻,直无术以自列于公使之班,无论商议事件之龃龉也。总署有总署 意见,京官有京官意见,左帅有左帅意见,俄人有俄人意见,纪泽纵有画策于无可著棋之局 觅一劫路,其奈意见纷歧,道旁筑室,助成者鲜而足毁者多,盖不蹈地山(崇厚字)覆辙不 止也。” 因此,曾纪泽在接到任命时表示”阅电战惧,莫可名状”;并预料”事之难成,已可逆 睹”。然而,尽管如此,曾纪泽最终仍抱定了只求对国家利益大端有所裨益,自身荣辱将置 之度外的精神,决心赴俄与侵略者作一番较量 当时,清政府给曾纪泽的谈判训令十分明确,要他”不激不随,以全大局”,即既要向 俄国要求修改条约,又不能激起俄国人的愤恨而引发战争。而俄国人却在谈判中不断以战争 相威胁,因为他们早已知道,这是对付清王朝最好的办法。同时,清王朝不给曾纪泽以全权 公使的名份,企图在谈判过程中对曾加以制约,这样就更增加了谈判的阻隔。面对如此蛮横 的谈判对手和来自国内的种种制肘,曾纪泽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非有大智大勇,万难完 成使命 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曾纪泽对于崇厚所订条约,以及伊犁一带的地形作了详细研 究。出发前,他购买了有关中国新疆一带的英文、俄文以及中文地图,作了细致对比,对于 谈判的具体方案已经了然于胸。1880年7月21日,他向清廷呈上了《谨就收回伊犁事宜敬陈 管见折》,详细阐述了对谈判原则的基本看法。他认为,综合崇厚所订条约,可将其内容分 为分界、通商和赔款三大部分。在这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