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基层体制内人员待遇情况和对商业保险的一些见解汇编.docx

珠三角基层体制内人员待遇情况和对商业保险的一些见解汇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珠三角基层体制内人员待遇情况和对商业保险的一些见解汇编

? ? ? 读完帖子[乱写一通]如果可能我什么商业保险都不想买,有感发此贴。首先写在前面的是,感谢1024壬戌在2014年底搞的一个发码活动,我按规则手抄了一份吧规喜得此码。感谢Diss对本帖审核的劳动。既然发帖,就要拿出一些干货。本人在某乡镇机关单位上班,去年考入体制内,今天兼职做某外资保险公司做保险营销员首先第一点要说明的是,公务员的工资和地方区域有很大的关系。就我所在的珠三角某34线城市来说,工资见图片。????工资分了3批,两个账户发。例如图2,科室科长的当月工资就是11000元左右,未计算每季度的绩效和年终绩效。年终绩效大概10800向上浮动2000元左右。但据我所知,我们地区周边的公务员工资大概比本地区有2500元上下浮动。而且,公务员的工资跟职位的关系大概就是上述图2和图3的情况。即使你当了局长,大概也是正科级,也就多1500元左右的职位津贴。这是有编制的公务员的实际工资情况,有些人说公务员工资少的可怜,我要说是可能不同地方不同的情况。绝大部分政府机关都有一个情况,就我所在的机关里面有三类人,第一类就是有编制的公务员,第二类是所谓的聘员,第三类就是关系户。第一类不可争议,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官老爷(有考入体制的、有因为某些组织关系而成为公务员的、更有大部制通过一些政策成为公务员的)。第二类就是类似于临时工的非临时工,他们工资大概是公务员工资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干的工作和第一类公务员没有任何区别,但是都经过地方性政府组织的选拔性考试进入体制内。他们可以晋升到科长,甚至局长,但是工资和有编制的公务员有本质的区别,说白了就是通过地方性政府的“公考”考入体制的临时工,副科长、科长、副局长给你一个官位的头衔罢了。(注意,有些地方政府机关是通过皮包公司的方法招聘人员然后在单位里面做和公务员一样的工作的方式类似,我们这里的聘员签的合同都是所在的政府单位,这是不同于皮包公司招聘的方式的一种奇葩产物)。第三类关系户就是一些镇领导或者区领导的裙带关系户,他们可以不经过考试进入体制,但是工资很低,不过可以通过类似第二类的聘员晋升的机制变成聘员,然后带上官位头衔。例子:我身边的一个副科长,就是一个大专毕业的小女孩,通过裙带关系进入体制,先做领导的秘书,两年以后晋升成为副科长。当然,这些“副科长”的官位头衔只是一个帽子而已,当了科长比其他第二类的聘员多 500元一个月的职位津贴。本人大学在外省读,在华东地区某事业单位做过1年的签皮包公司的合同在机关里工作的聘用人员,回家后也做过上述的二类聘员,后来15年通过省考进入体制。也算大概了解政府运行的机制。不过在这里想告知各位的是,“为人民服务”绝对是一句世纪谎言,在政府机关是没有服务理念的,如果你在机关里办事感受还好,只是你碰到的人性格很温和、做事比较积极而已。(但是这些积极性会因为上述三类人员的形式而打消很多人的积极性),碰到正常的人,你就是皮球被踢来踢去。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周我试过为办一个证而打了一个部门的几个科室的电话,科室之间互相推诿,有的科室电话打了两小时都接不通。其实这届政府的反腐其实跟我们一毛线关系都没有的,因为即使再反,我们这个地方的政府风气还是该吃的吃,喝的喝,报销只要可以开具到发票,一个办公经费的头衔完事。反腐最大的影响是(基层一线人员的很多福利被砍),15年前未进入体制前,我所在单位科室的科长还会在节假日为我们发500-1000元的现金福利,但后来反腐开始,机关里很多财政收紧,这些福利不复存在。当时我最大的感慨是,唉他妈的,腐败都是那些领导,为什么要砍了我们零星的福利(在此给出实际数字,公务员拿的是上图的工资,我当时的工资当月如果没有节日补贴,就是2498元,你想想那几百元现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大的领导根本就不需要靠那些工资,他们谈个文件或者落实个地方性政策,钱就来了。而且试过,因为规定人均办公面积限制,我试过搬了3次办公室,第一次是因为原来做在的办公室人少房大,要集体搬去小的房间;然后是有的科室因为招聘了一些人员进来地方不够,搬去大的房间,然后房间面积超标要凑人头,第三次是科室调动,从8楼搬去2楼。至于一些镇领导的办公室大得很离谱,就通过装修把房间缩小避免超标)。以上都是实际的情况,反正每次反腐,我切身的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一线人员福利受到很损害,然后又劳师动众花很多资源让领导应付上级检查。反正一切折腾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且是花大资源。有的人可能说,既然你选择做这样工作,就应该接受这样的待遇。经历过以上,其实很多基层人员的态度和惰性都是因为这样不公的待遇而把积极性严重损害而导致的。试问甲和乙做完全一样的工作,甲是公务员拿10k,乙是聘员拿2.5k,而且即使工作做得再好,你的工资不会有任何的变化(想要工资变化途径有二:1.你晋升到副科长、科长或以上的帽子;2是争取每季度绩效评定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