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_修辞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专题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考查9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些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考查形式多样 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判断以下是否是比喻句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表示列举)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一是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二是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三是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四是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一个本体。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前一个比喻是从荷花个体的角度,写它的光泽和颜色;后一个比喻是从荷花整体的角度,写它在荷塘里的分布。) (5)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之为“新奇的比喻”。请指出该比喻“新奇”在哪里。 答: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以实喻虚),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虚喻实,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很新奇。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⑦材料代本体。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3)借代的作用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4)运用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的事物。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2)无丝竹之乱耳。(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答案] (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 (2)“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乐器。 (3)帆是船上的工具,代船。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